在共和新,党群阵地与网格工作站融合建设,打造基层治理最佳实践地
在基层治理创新的浪潮中,一组鲜活数字正在重新定义共和新路街道党群服务的温度与效率:善居综合网格主阵地——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党群服务站精准推出20余项可供点单的服务清单,党员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阵地内的网格工作站实时在线值守,商户诉求实现“5分钟响应”即时即接;网格内新就业群体担任“流动网格员”参与隐患排查,今年以来累计上报线索超100条。
这些生动实践背后,是党群阵地与网格工作站深度融合带来的治理效能变革——党组织触角向下延伸,服务资源向前集聚,让项目落在阵地、诉求解决在阵地、力量聚在阵地,实现响应更敏捷、服务更精准、治理更高效。
资源下沉,服务上门
让民生项目在阵地生根发芽
以阵地为依托,整合网格、街区、阵地“三位一体”工作力量,明确常态化人员配置,因时因地灵活调配,实现“常态+动态”相结合的驻点模式。建立“阵地资源清单”和“服务对象需求清单”双向匹配机制,通过专人常态化走访,主动配送服务资源包及项目清单,保持高频互动传递关怀,形成“排摸-问需-反馈-落实-建议”完整闭环。定期召开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建立起党群服务阵地资源会商机制,确定一批涵盖民生服务、文化娱乐、健康医疗等多个领域的落地项目,真正实现“党员群众需要什么,阵地就提供什么”。
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党群服务站定期排摸、更新、梳理20余项可供点单的党群服务资源,推动“四季生活节”、公益电影、反诈讲座、便民理发、社区医生义诊等资源精准落地。针对阵地青年集聚特性,邀请百位“极客”参与建设者之家功能区设计,实现智慧门禁、共享厨房、健身房、阅览区、影视厅、迷你医务室和理发角等定制化空间建设。
一旁的联寓社区长者食堂菜品丰富、价格亲民,不仅成为居民日常就餐的热门选择,还为60岁以上老人和外卖小哥提供专属折扣,切实解决吃饭难题,提升居民幸福感。随处可见的“党群联新卡”集成周边资源,可通过扫码实现需求一键提交、资源即时匹配。
构建协商议事“治理枢纽”
让矛盾问题在阵地化解
阵地与工作站的融合建设极大拓展了问题收集的渠道和效率,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立体全天候的问题征集网络,确保公共议题真正落在阵地、矛盾化解在网格。
网格工作人员通过日常走访、定点接待,主动贴近群众倾听真实民意。同时广泛应用微信群、社区云等数字化工具,搭建“云端议事厅”“诉求快车道”,让居民随时随地上报问题,实现“指尖沟通、秒级传递”。网格工作力量高效对接“12345”热线体系,确保各类工单迅速落地、进入处置流程,形成上下联动、闭环管理的问题受理模式。
健全的常态例会制度由街区党组织牵头,召集下沉力量、相关单位、居民代表、专业人士等,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会商、分析研判、论证方案,确保协商规范、决策科学。针对基层治理中群众的急难愁盼事项,阵地设置协商议事厅,搭建“街事会”“楼务会”等平台,为各类主体开展协商议事提供全链条保障,形成一般问题迅速反应、前置化解,复杂问题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分析研讨、形成方案,重大问题街道党工委牵头处置的闭环流程。
西藏北路1369号商户通过微信群反映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后,善居街区党支部书记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协同社区管理办、城运中心等多部门2小时现场会商,6小时疏通200米管道,3日内完成改造升级,彻底消除隐患。
面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工作站在申地社区医院、止园路联寓公寓等区域现场劝导,指导所属单位加强宣传;针对中山北路共享单车占用盲道现象,立即组织志愿者调整车辆,上报并联系企业强化管理,有效改善乱停放状况。
制度化、平台化的协商机制,有效转化了杂音,凝聚了共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
激活多元主体
让“新兴”力量在阵地汇聚
激发阵地“内生动力”的关键,在于引导新兴领域群体、流动党员等成为“治理合伙人”,推动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阵地内“小哥茶铺”持续升级,配备充电设备、饮水机、便民药箱,满足户外劳动者应急需求;善居街区党支部与网格工作站联动摸排资源,开放辖区窗口单位创新打造“歇歇角”,为小哥们开辟出可歇脚的舒适空间。同时引入周边商户等社会公益力量,免费提供瓶装水、小食,让“共享角落”持续焕发活力。通过招募“静邻合伙人”,联动街面商铺,充实包含餐饮、理发、购物等业态的“小哥生活铺”,作为“小哥茶铺”的延伸站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折扣套餐与便捷服务,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使他们从“过客”变为“主人”。
融合不仅是空间、力量和资源的整合,更是信任与共识的凝聚。
新就业群体、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在阵地引导下积极参与网格治理、志愿服务、应急响应等工作。快递小哥成为“移动安全哨”,利用走街串巷的工作特点,及时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商户变身“前哨观察员”,发挥身处一线的优势,提供社情民意信息;流动党员志愿者做邻里“和事佬”,运用自身影响力和调解技巧,化解邻里纠纷……每个人都被看见、被调动、被赋能,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走向“共同奔赴”。
于此,党群阵地和网格工作站的融合,不再是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一次次民心温暖的传递。让阵地成为民心的港湾,让网格成为幸福的单元。
未来,共和新路街道将持续深化党群服务转型,通过“汇聚资源—协商议事—激活力量”三重机制,致力于打造基层治理的最佳实践样板,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