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温柔改写城市的夜晚|融媒观察
夏末秋初的上海,是一年中最宜人的时节。当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将于今天至10月18日以“点亮上海”为主题全面启幕的消息传来,我们不禁将目光投向静安——这个在三年间悄然把光影“酿”进城市日常的地方。
从2023年在全市率先尝试,到如今,静安的光影实践已远远超越了一场节庆、一次集会。就在全城迎来1个主会场、16个分会场和177场光影盛宴之时,静安,正展示着如何以一束光,轻盈连接记忆与当下、温柔融合科技、文化与人心。它悄然走出的这条路径,不仅点亮了夜晚,更照亮了城市生活中文化、商业与公众参与彼此共鸣的可能。
光的织网
光影,如何成为城市的“软组织”?静安的答案在于,它不再满足于充当节庆式的点缀,而是以持续、轻量、融入日常的方式,重塑都市夜晚的内涵。
对于许多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今年苏州河的夜晚多了一重温柔的期待。每周五周六,行至静安苏河湾亲水平台,总会与一片光影不期而遇:它们静默地投映在老墙之上,或轻盈流淌于夜色步道,不张扬,却温暖如诗,嵌入日常。
从第一束实验性的光,到一种浪漫的日常,这背后是静安从“造节”到“织网”的演进。
纵观三年,静安光影节(展)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从2023年首届在苏河湾区域的创新“试水”,到2024年南京西路、苏河湾两大商圈“双心一带”的联动拓展,到今年升级为“光语家园”,以贯穿全年的展映,编织出一张浸润生活的“光网”。
这张网,柔软却有力。它让艺术不再高悬于殿堂,而是成为城市生活中的“空气”与背景音——可及、可融入、可共享。通过“周周演、节节新、年年办”的持续运营,光影不再是要特意奔赴的景点,而成为自然发生的相遇。静安认为,真正的“人民的光影展”,正体现于此:真正织入了城市的肌理,也织进了人的生活。
光的动能
光影艺术融入生活,带来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实实在在的城市活力。
数字或许能说明部分故事:2023年,首届“闪亮·上海”静安国际光影节推动苏河湾万象天地创下近9万的单日客流,静安大悦城销售额同比激增超90%;
2024年光影节期间,南京西路、苏河湾两大商圈累计接待客流超699万人次,拉动消费13.1亿元;
2025年新春,“光影SHOW新春”再创佳绩,重点商圈消费额突破11.7亿元,境外来沪游客同比增长60%;而今年“五一”的“光影购物SHOW”期间,主要展示活动区域及商圈联动区域的南京西路商圈、苏河湾商圈、大宁商圈更以323.97万人次客流、8.97亿元消费的表现,实现客流与消费额双增长。
数字背后,光影带来的不是一次性的围观人群,而是通过精心设计动线、串联商圈、嵌入互动玩法,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当消费者因为一场美好的光影体验而停留,他们的消费决策就叠加了情绪价值和记忆点。
光的叙事
技术赋能的光芒,最终照见的是这座城市最深层的文化叙事。
打造“视听静界”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静安将光影展映视为前沿视听技术的天然试验场与展示窗。8K超高清投影细腻还原画面纹理,立体声场营造沉浸氛围,交互传感技术让观众流连忘返……所有这些前沿技术支撑下,文化情感和精神内涵走向前台,这里的光影,不只是“好看”,更是“好听、好感、好沉浸”;不只为了拍照,而是为了“停留”与“共鸣”。
今年,光影被赋予更加深厚的精神内涵。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静安以光影为媒介,推出特别展映,将苏州河畔的历史记忆转化为可视、可感、可传承的文化体验。红色文化不再停留于书本与旧址,而是借光重生、随影入心,真正走进市民的日常视野,激发新时代的爱国共鸣。
而在更早前,静安与中华艺术宫、SMG幻维数码合作推出“上海光影美术馆”IP,通过专业策展与科技叙事,进一步提升光影艺术的文化承载能力,成为第三届“闪亮·上海”静安国际光影展(2025)常态化展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以轻量、科技、互动的方式“活化”历史空间的创新实践。光影不再转瞬即逝,而是成为承载城市文脉、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光的路径
静安的光影实践,正逐步走出一条科技赋能城市文旅商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展现出文化、商业与公众参与深度融合的新型城区生态。
伴随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于今天启幕,“闪亮·上海 静安光影季”也将作为静安分会场重磅回归。活动期间,苏河湾和南京西路两大商圈打造超大体量光影盛会,推出“苏河光映厅”“敦煌光影文化街区”“国际光影艺术大赛”等一系列内容,并借助商圈集章、商业联名、市场联动等创新玩法,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
不难看出,静安正在用光影点亮空间,以内容激活消费,借科技传承文化。这条路径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夜间经济的增长极作用,更体现在其对城区气质与生活节奏的温柔重塑——让市民真正共享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成果,也让我们看到文化与商业共生共荣的可持续未来。
从烛火到电灯,从激光到全息成像,人类始终以创新的方式点亮夜晚,拓展光的表达边界。在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种以光影为媒介、融合科技与文化、连接传统与创新的“静安模式”,将继续为超高清视听产业与内容创制注入新动能,并将以一种温暖而创新的姿态,为上海的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生动的“静安注脚”。
光影如水,浸润城市;心有所栖,皆是家园——这或许就是静安所要书写的光影新篇章。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