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多格合一” ,宝山路街道为城市建设按下“静音键”
“夜间施工噪音小多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家住宝山路街道某小区的王阿姨最近终于摆脱了困扰多日的工地噪音问题。
随着辖区内10个在建项目的陆续开工(总施工面积超80万平方米),施工噪音曾一度成为居民投诉的“重灾区”。宝山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依托“多格合一”治理机制,不断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打出“组合拳”,在城市发展“加速度”与民生福祉“静温度”之间找到动态平衡,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节节攀升。
党建引领,织密治理“责任网”
宝山路街道以中兴路为界,划分为青云路和宝山路两个综合网格,通过构建“发现—研判—处置—巩固”全闭环治理体系,切实将党建引领贯穿噪音治理的全过程。
前不久,辖区某一在建工地因夜间施工,引发多次市民投诉。夜间噪声扰民一直是有关职能部门持续关注的重点工作。这种投诉监管难度较大,一来是因为此类噪声具有瞬时性的特点;二来噪声容易反复出现,导致居民在一段时间内休息不好。
为实现还“静”于民,在宝山路综合网格工作站的统一调度下,启动“静邻e家”平台协同响应机制。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中队、派出所、城运中心等下沉力量紧密协作,搭建起施工方与居民的沟通平台。经多方反复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优化施工时间、强化降噪措施的协议,切实为辖区居民营造一个安静、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部门联动,拧成共治“一股绳”
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格合一”,促进了基层力量进一步整合、资源进一步下沉,打破了条块分割、条条壁垒的格局,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单一驱动向协同联动转变。
区生态环境局与街道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将管理执法力量、属地居民区和关联企业等多元主体紧密联合,形成“联动巡查—联合处置—跟踪反馈”的治理链条。
区生态环境局与街道管理部门建立联合行动机制,针对颗粒物浓度较高的建筑工地开展联合检查,发挥各自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优势,对扬尘在线监控设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等进行全面排查,为靶向治理奠定基础。
针对居民楼下烧烤店等投诉热点,街道联合区生态环境局通过现场执法、召开协调会、普法宣传等方式,推动餐饮单位调整业态;对不配合的商户,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现场取证、约谈调查,确保违法行为“零容忍”。
街道通过静安环境管理数字应用发起联动需求后,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迅速响应,走访排查锁定噪声源及设备使用时间,制定个性化治理方案,推动问题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
源头防控,筑牢民生“防护网”
宝山路街道坚持“未诉先办”理念,将治理关口前移,通过前置干预将噪音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针对辖区内在建工程体量大、毗邻居民住宅区的工地等重点区域,街道综合执法中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潜在噪音源早发现、早提醒、早干预,积极将问题处置在市民反映之前。
有关职能部门围绕文明施工相关法律规定,对施工方负责人等进行详细解读,督促落实主体责任。要求施工方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规划工序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加强施工机械管理,严禁违规操作;要求进入工地车辆缓慢行驶、禁止鸣笛,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同时,加强对工地的巡查频次与管理力度,确保各项降噪措施落到实处。
长效治理,守护城市“宁静夜”
为巩固治理成果,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宝山路街道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依托综合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月梳理群众诉求及热线工单办理情况,督促责任主体推进落实,对推诿扯皮、推进滞后的及时提醒通报。充分发挥网格工作站“1+7+N”力量配置作用,下沉管理、执法、市监和公安等力量开展日常巡查,形成“问题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矛盾在网格化解”的治理闭环。
“没想到困扰多日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现在终于安静了,晚上能好好休息了。”居民对整改成效表示认可。后续,有关职能部门也将加强常态化日常监管机制,多措并举凝聚共治合力。
下一步,宝山路街道将继续深化“多格合一”机制,持续推动治理资源向网格聚集、服务力量向网格下沉,让居民在城市发展中感受更多“静”益求精的民生温度。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