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安,TA们既是骑手,也是食品安全监督员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外卖行业已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外卖业务的蓬勃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创新,将外卖骑手纳入食品安全基层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食品安全“自治、共治、慧治”之路。
外卖行业崛起,食品安全监管遇新挑战
近年来,网络餐饮凭借便捷性迅速占领市场。但因其虚拟性、跨地域性的特点,给传统食品安全监管带来诸多难题。2022年两会期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全国政协委员加强外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提案作出回应,明确指出网络餐饮的新特点带来新监管问题,并鼓励外卖骑手举报配送过程中发现的无证经营、实际取餐地址与公示地址不一致等问题。2023年12月,上海市对外卖骑手提出取得个人健康证明、查验并保证“食安封签”完整性等要求。可见,如何将外卖骑手这一新兴力量融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成为破解监管难题的关键。
“网络餐饮的虚拟性让传统监管手段力不从心,”市北高新园区市场所负责人表示,“但骑手每天穿梭在300多家餐饮门店间,他们的眼睛就是最好的监管探头。”市北高新园区市场监管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骑手在食品经营活动前端的独特作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外卖员“吹哨人”制度,为食品安全监管注入新活力。
党建赋能:让流动的力量找到组织归属感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城市里的‘漂泊者’,现在有了党组织的关怀,干活都更有劲头。”
党员骑手老张擦拭着电瓶车前的党徽车贴,车筐里还放着刚从党群服务中心领的《食品安全法》手册。2024年以来,市北高新园区市场监管所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行“食安联盟”自治共治慧治新模式,构建“1+3+N”工作机制,推动外卖行业党建工作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协同发展。
通过实地走访,全面摸排外卖配送行业党员和党组织情况,建立起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目前,市北高新园区配送范围内有3个骑手站点,约200名“小哥”,其中5名是党员。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针对外卖送餐员群体特点,采用现场宣讲、送书到人、走进“小个专”党建指导服务中心等方式,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及食品安全、法律维权“微讲堂”。此外,整合辖区内党群服务中心、餐饮店等资源,设立暖心驿站、爱心食堂,为外卖配送员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用餐等贴心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增强其社会归属感。
骑士变身监督员:一条从餐桌到指尖的防护链
中午十一点的写字楼商圈,骑手们取餐的身影往来穿梭。在一家连锁快餐店后厨门口,小李正用手机拍摄操作间的卫生状况——这个动作如今已成为他工作的标配。“上周培训刚讲过冷食操作规范,你看这家店员工的帽子没戴好。” 他边拍边向店主提醒,随即打开专用App上传了现场照片。
外卖骑手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城市纽带”,在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取餐即监管”的模式,源于市北高新园区市场监管所创新的“1+3+N”机制。
以市场所党支部为核心,联动企业、街镇、站点形成的治理网络,让200名骑手成为移动的监管力量。骑手在取餐过程中,一旦发现餐饮门店存在环境卫生、信息公示、餐饮浪费、后厨脏乱差等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能够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进行反馈。
“我们给优秀骑手颁发了监督员聘书,他们发现的问题48小时内必有回应。” 负责这项工作的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展示着后台数据,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记录着19处已整改的安全隐患。正是这种 “骑手吹哨、部门响应” 的效率,让许多隐藏的风险浮出水面。
治理温度与精度的平衡,食品安全治理成果显著
在“骑士食堂”里,小张正用积分兑换新雨披。这个季度他因为上报8条有效线索,成了积分榜上的“状元”。“积分能换的东西很多,从餐券到充电宝都有,更重要的是每次通报会都会表扬我们。”这种正向激励,让越来越多骑手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目前,市北高新园区市场监管所深入探索食品安全“自治、共治、慧治”模式,提升服务与管理效能。通过与配送站点建立日排查、周清单、月通报机制:骑手每日收集隐患信息,站点每周汇总清单报送,市场所每月召开通报会,由网格干部汇报隐患闭环处置情况。2024年以来,通过日排查、周清单、月通报,市场所与3个配送站点召开8次月度通报会,消除19处食品安全隐患。
此外,市场所构建信用评价机制,建立餐饮单位“红黑榜”动态管理:将日常检查、远程监测、投诉举报、骑手反馈纳入评价,每季度通过“食安联盟”公示。连续三次入“红榜”的商户,在示范单位创建等方面获支持;“黑榜”商户则被重点监管、联合惩戒。目前已评出32家示范店,约谈整改8家商户,形成奖优罚劣导向。
持续完善,打造食品安全治理典范
尽管静安区在食品安全骑手共治模式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外卖骑手并非专业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在检查时难以发现较为隐蔽或专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现的问题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培训,提升其对常见食品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
未来,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优化这一创新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机制。通过加强与各方的协同合作,持续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向纵深发展,努力打造食品安全治理的典范,为市民 “舌尖上的安全” 保驾护航,让静安的食品安全环境更加美好。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