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干起来再说!”来看“90后”如何激活街区活力↗丨我在街区当书记
面对治理环境复杂多变的街区,师昭慧现在很少去想“这么做有用吗”,而是会告诉自己“先干起来再说”。很多事情就在不断的尝试中有了眉目。
俗话说“三十而立”,师昭慧30岁那年成为了大宁路街道灵石活力街区的党支部书记。对她而言,在人生的重要时段解锁全新身份,是缘分更是挑战。
如何把握“街区书记”这个新角色,是师昭慧自“全覆盖”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如今,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面对“街面上、流动中”的覆盖薄弱点,要善于打破传统的管理手势和思维模式,努力成为各个要素间的超级链接者。
突破空白,系紧党群纽带
灵石活力街区共有大大小小的商铺290家,餐饮业态占据半壁江山,被誉为宇宙电竞中心的“灵石路”贯穿整个街区,时尚活力和烟火气息并存。
作为街区的“当家人”,师昭慧一是摸家底,她踏遍街区的繁华地带和犄角旮旯,一遍遍核对商铺的分布情况和经营状态,把商铺按照路段和业态分块归拢,为今后的走访联系打下了基础。
二是交朋友,她拉上支部党员和网格力量,带上联心服务卡向商户“推销”自己,并尝试结合春节、腊八、元宵等传统节日,给大家送上关心关爱,商铺从开始的“爱答不理”变成“唠上一句”,从“你能干什么?”的质疑变成“党组织真能帮我们解难题!”的肯定。
三是挖骨干,党的力量来自人民,师昭慧注重在商铺中识别热心人、带头人,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在党组织的关心关爱下,有两名店主主动向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谈到,街区党组织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会发挥自己的力量团结商户服务居民。
打破隔阂,激活治理载体
经过一轮轮的走访,师昭慧发现看似“闹猛”的街区背后,是一个个孤独的“原子”,商户与商户交往甚少,商户与街面上穿梭的快递小哥交集不多。
如何打造街区治理共同体
成为萦绕在师昭慧心中的难题,
破局出现在成立街委会之后。
灵石路街委会以沿街商铺代表为主,同时吸纳周边居民区、物业、共建单位、下沉青年党员等,师昭慧每次开会前会仔细梳理近期走访的问题,把商户关心的高频事项拿到会上讨论,大家围绕沿街加装充电桩、门责管理、商居活动畅所欲言,有了这个平台,一些不熟悉的商户慢慢认识了,一些矛盾在沟通中解决了,街上的事大家也愿意一起出谋划策了。
一次街委会会议中,
一名外卖小哥提出他们有
就餐、理发、充电的需求。
“这个好办,我们这条街业态很丰富,可以号召大家参加服务外送人员的计划!”——解忧小铺应运而生。在师昭慧的招募下,黄山菜饭、陌上花开理发店、乐牙口腔纷纷加入,为快递员、外卖员推出定制的“9.9、12.9”套餐,“9.9”理发服务和免费药箱,共建单位设立了换电柜,建立起“5分钟小哥服务矩阵”,让他们在站点门口、送餐路上都能享受服务。
感受到街区浓浓的关怀后,一些快递员、外卖员纷纷要求加入街道“宁安联盟”,为街区治理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街区的一个个原子从“你和我”变成了“我们”,共同书写一条街的美好故事。
冲破围墙,跳出单一视角
沿街非机动车充电桩的顺利安装、街区服务月的成功举办、商居矛盾的调解……在师昭慧的努力下,街上那些事一件件顺利解决。但随着走访的逐渐深入,一些像油污堵塞、噪音扰民这类“三跨”问题常常让她感到底气不足。
随着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深入推进,她又担任了灵石活力综合网格工作站站长,可以更好协调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执法、城运中心等各方力量,从而开展疑难复杂问题处置。
灵石路因集聚了大量的餐饮业,
经年累月的油污排放造成管道堵塞,
引发商户、居民家中返水,
物业虽定期疏通但效果不佳。
师昭慧联动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市场监管、管理办、城管执法、城运中心等各方实地走访,并通过多次专题会议邀请居民区、物业、商铺、油脂收运第三方代表共商共议,最终确定由物业出资邀请专业机构定期疏通,网格和油脂第三方建立季度预警机制,对排污异常的商户,由职能部门上门指导整改。
在网格的赋能下,
师昭慧建立了
“跳出街区看街区”的工作视野。
在面对交错并存治理难题时,她可以与居民区、楼宇园区党组织充分协商,并整合行政力量、社会力量形成解题的强大合力,让街区不再“单打独斗”。
做了街区党支部书记后,师昭慧有了很多的改变,面对治理环境复杂多变的街区,她现在很少去想“这么做有用吗”,而是会告诉自己“先干起来再说”。很多事情就在不断的尝试中有了眉目。
谈到未来,她希望能发挥自己“三重”身份优势,把商铺和商铺链接起来,把街区和其他区域链接起来,把街区治理和网格治理链接起来,让治理要素在互补互促中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推动完整的城市基层党建底图生长出善治之花。
自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从临街党群服务阵地,再到充满烟火气的小店、繁忙的快递站、亮着万家灯火的人才公寓驿站……一批批党员骨干给静安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基层治理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但是,变化之中的不变是进百家门、暖百家心,这是新时代“街巷总理”们所执守的不二法宝。
“我在街区当书记”专栏由此推出,带大家感受街区党组织书记们在绘就新兴领域党建“同心圆”、朴实向下扎根的工作作风的同时,奋力一跃成为基层治理“中坚力量”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感悟。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