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涨了40%,满意度反而高了?这个老旧小区如何破题?
“以前物业费是便宜,但电梯三天两头坏,楼道脏得没人管。现在虽然多交了几十块,可服务真不一样了!”家住北站街道浦联小区的张阿姨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2025年6月,困扰小区近一年的物业难题终于尘埃落定,小区顺利完成物业费调整和新物业选聘,住宅物业费从每月每平方米1.15元调整至1.65元,实现了从“低价低质”到“质价相符”的跨越,而背后是一场党建引领下充满智慧与温情的基层治理实践。
矛盾凸显:30年未涨的物业费与“见底”的维修金
浦联小区是建于90年代初的老旧商品房小区。近30年来,人工成本翻了几番,电梯故障、管道老化等问题频发,但物业费始终停留在最初的价格。“去年电梯困人事件发生了好几次,楼道灯坏了半个月没人修。”业主李老伯抱怨道。更棘手的是,小区维修资逐渐见底,难以为继。业委会算了一笔账:若按现状维持,不出三五年资金将彻底耗尽,小区服务品质与成本压力矛盾凸显。
2024年8月,晋元居民区党总支、北站街道社会工作办、城运中心、第三方物业咨询顾问以及业委会一起召开了关于浦联小区物业费调整沟通会。然而,消息一出,业主群里炸开了锅。“服务没提升,凭什么涨价?”“先修好电梯再说!”与此同时,物业公司测算发现,即便涨价,扣除公共收益分成后仍可能亏损,在多次协商沟通中,最终还是选择撤场。调价未成,又面临物业“真空”,小区治理雪上加霜。
破题之路:从“对抗”到“握手”的转变
“问题的关键不是‘涨不涨’,而是如何让业主理解、参与、满意并支持,要以这次选聘物业公司为契机,来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晋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亚芬带着团队走访小区。一楼的无障碍通道刚修好,地面翻新铺上了平整的柏油路,这些变化被发到了业主群。老党员陈老师带头表态:“我在这里住了20年,要想小区好,该涨的费用得支持!”
在晋元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引入专业化力量,“一站三室”帮助业委会规范运作,给予法律法规咨询、审计价格、矛盾协调等服务,继续组织好业主代表沟通会议,业委会承诺会做到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介绍新进物业公司的服务计划,说明维修资金将来使用方面等。
党总支向业主承诺新的物业进场后,“三驾马车”合力在电梯保养、物业维修、保洁保安和水质改善等诸多方面,给小区带来更多更好的改观,让居民实实在在受益。同时,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发动党员、楼组长和志愿者们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向业主们传达调价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逐渐扭转了部分业主的抵触情绪。
6月27日投票日当天,浦联小区活动室里气氛紧张而期待。在街道社会工作办、城运中心的指导下,小区通过民主协商、党员带头、楼组长和志愿者联动,落实规范程序、动员参与等举措,最终选聘新物业的投票箱被缓缓打开。计票结果揭晓:超过70%的业主赞成新物业方案,住宅物业费从每月每平方米1.15元调整至1.65元,实现了物业服务平稳过渡。
从“一件事”到“一类事”,质价相符的良性循环
历经近一年的探索实践,浦联小区物业费调整与物业选聘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这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不仅破解了困扰小区多年的物业顽疾,更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调价不是终点,而是提升服务的起点。”晋元居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的最大价值在于构建了物业服务质价相符的良性机制。通过抓住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等重要窗口期,运用《住宅物业服务价格评估规范》等条例,将服务标准量化、透明化,真正实现了“物业服务价格相符”的市场理念。挨家挨户的宣传动员,不仅普及了质价相符的消费观念,更凝聚了社区治理的最大共识。
实践证明,破解社区治理难题需要把握三个维度:关键在于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搭建民主协商平台。核心在于坚持公开透明,充分尊重和回应民意,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路径在于激活社区内生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楼组长、志愿者等骨干深入群众,让社区治理充满智慧与温度。
街道表示,随着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深入人心,更多像浦联这样的社区在党建引领下,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书写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