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月,静安检察聚焦住宅公共安全治理
“静安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官以‘诉’的标准开展高层住宅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凝聚多方合力变被动处置为主动预防,将潜在危险化解于微末,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这份护航公共安全的检察担当,有力度、有温度、可复制!”安全生产月期间,近日,在静安区某公寓内的听证会现场,上海市人大代表邵洁这样说道。
这场回到涉案公寓现场的听证会,由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居委会、物业公司、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居民代表等多方共同参与,聚焦住宅消防安全“回头看”,凝聚共识、压实责任、评估“治”效,防患于未“燃”,是检察机关推动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的关键一招。
技术赋能调查核实
2025年2月起,静安区检察院高层开展住宅消防安全专项调查,深入辖区内14个街镇数十家小区,针对消防泵、火灾报警控制器等消防设施器材配置、消防安全标识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消防泵这些专业设备虽然平时并不起眼,却是发生火灾时保障水源供给的核心设施,是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承办检察官刘国敏提起办理案件时的初衷这样说道。
该如何证明消防泵等专业设备能够运行正常、完好有效?为此,公益检察官借力院内建立的技术调查官制度,邀请第二批聘任上岗的消防领域专家展开专业指导和流程监督。检察官与技术调查官实地对高层住宅内消防泵、火灾报警控制器等进行基础查验和性能测试。
经排查发现,有的高层公寓楼消防泵已损坏,有的高达几十层的居民楼内火灾报警控制器未及时维修,有的小区存在消防控制室部分值班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消防职业资格等问题。2025年2月18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对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立案调查。
“涉及消防安全的规范要求和行政法规很多,来自消防领域的技术调查官为我们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决定》等规定,明晰了不同监管机关及其法定职责,便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准确‘对症下药’。”检察官助理任思和说道。
检察建议促推行政履职
查明症结、厘清权责后,如何形成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的叠加效应,协同治理好消防安全隐患?在发现问题后,公益检察官第一时间通过共商沟通、收集建议,协同行政机关、居委会、物业等各方力量达成共识。
2月底,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检察机关依法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及时对未保持完好有效的消防设施落实整改,并加强辖区住宅消防安全管理、日常消防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居民的安全宣传教育。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单位积极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对涉及隐患居民区进行实地查看,在确认反映情况属实的基础上,成立由街道、派出所、居委会等组成的工作小组,对整改工作跟踪落实,强化日常巡查管理。“我们安排专业公司对消防泵、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故障点位进行修复,并在现场张贴了使用提示,有关工作人员也已展开技能培训。”相关行政机关负责人表示,“检察建议帮我们厘清了责任权限,消防安全没有‘属地例外’!”
压实整改成效
然而,发出检察建议并非办案终点。整改工作一度遇到难题。相关行政单位反馈称,其中某公寓因维修基金不足,消防水泵损坏未得到修理已是“老大难”问题,无法落实整改。据此,静安区检察院迅速启动审前评估程序,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召开审前圆桌会议,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充分沟通、厘清职责,协力推动解决堵点。
2025年6月,在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后,有了开篇那一幕。检察机关组织市人大代表邵洁、静安区政协委员石红卫、人民监督员徐国忠,以及行政机关、居委会、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等重新回到该公寓现场,监督查看整改情况,并召开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评估整改效果。
“目前,我院已对14个街镇内高层住宅小区进行摸排调查,并制发检察建议14件,磋商4件。”检察官刘国敏介绍道。
听证员一致认为,行政机关目前已对公寓消防问题整改到位,受损公共利益得到修复,因此静安区检察院对该行政公益诉讼案作出终结案件决定。
下一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跟进监督,加强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司法联动,督促相关部门完善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推动形成政府、司法、公民共同治理、良性互动的消防工作格局,让“居有所安”的愿景在高楼大厦间落地生根。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