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友人组团参观!大宁路街道垃圾分类“变形记”让参访团眼前一亮
近日,新加坡环境局参访团走进位于静安区的上海久光中心,实地探访大宁路街道“无废商圈”的绿色密码。无论是让垃圾“瘦身”的高科技设备,还是把食堂变“课堂”的巧思,都让参访团眼前一亮,一路走一路赞:“上海市的环保智慧,太值得学习了!”
湿垃圾高效处理
脱水减重,异味不再
在上海久光中心B3层的湿垃圾处置区,参访团成员们被一台神奇的设备所吸引,这台设备一天能够处理数吨湿垃圾,却几乎闻不到任何异味。
商场负责人介绍:“这台设备具备快速脱水干燥湿垃圾的能力,经过处理后,湿垃圾的重量大幅减轻,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运输成本也随之降低了一大半,实现减量约70%。”
设备脱水处理后的湿垃圾如同茶叶渣般干燥,现场展示的效果令参访团成员们赞叹不已。
可回收物压缩处理
化繁为简,环保创收
走进上海久光中心的可回收物压缩区,参访团被 “哐哐”的作业声所吸引。在这里,泡沫箱经过压缩机的处理,瞬间变成了巴掌大小的硬块;原本占地大、运输困难的纸板箱也在压缩机的作用下 “瘦身” 成功,变成了整齐的立方体。
上海久光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些被压缩后的可回收物,如同 “压缩饼干” 一般,直接销售给再生企业,不仅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还达到了减废降碳的目的。参访团成员们对这一处理方式高度认可,认为这种压缩处理的办法极具推广价值。
食堂环保教育
科普互动,沉浸体验
来到上海久光中心的员工休息食堂,这里被赞誉为 “环保艺术馆”,员工们在用餐时,通过“沉浸式”展示能够轻松践行低碳环保和垃圾分类理念。
食堂内的科普墙,展现了中国从古至今垃圾处理方式的不断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用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朝代更迭间的环保知识引人入胜;再生墙展示了由可回收物制成的半成品材料及2024年奥运会运动员球衣的循环之旅,通过图画生动讲解了再生过程,让垃圾 “逆袭” 成再生产品;互动墙上贴满了商铺员工用标签纸写下的绿色心愿和环保小承诺,“回去后也要和家人宣传垃圾分类”“今天你分对了吗” 等留言引发了参访团的浓厚兴趣。
上海久光中心负责人表示,这里已经成为新商铺入驻时的 “环保必修课”,对于普及环保知识、提升环保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如何管理好商户垃圾分类,参访团成员们化身“好奇宝宝”,大宁路街道工作人员表示:
“我们给商户设置了‘红黑榜’,分类好的能给予荣誉。此外,街道城运中心、综合执法队的工作人员们定期全覆盖检查;商场对全体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由保洁员充当‘移动督导员’,随时帮商户和顾客纠错!”
参访团成员们连连点头,“用奖励代替罚款,互相检查监督,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一场边走边学的跨国参访,让新加坡环境局看到上海市静安区“无废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大宁路街道用“科技+巧思”织就垃圾分类新格局,让绿色新风吹进商场、浸润社区。未来,这份“大宁经验”将继续漂洋过海,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