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徒到劳模,这位静安大厨用30年坚守“上海本帮味”
近日,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揭晓,来自静安的刘根标榜上有名。作为上海申宴餐饮有限公司的行政总厨和工会主席,刘根标何以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有故事的大厨!
早上七点,刘根标已经来到后厨。身为芷江西路街道工会会员单位申宴酒楼的行政总厨,他换上厨师帽、系上围裙,开始了一天的第一项工作——检查验收原材料。
从安徽农村来到上海时,刘根标才十七岁,在后厨打杂、洗碗、切菜,什么都干。如今三十多年过去,当年的小学徒已经成了国家级高级技师,不久前荣膺2025年上海市劳动模范,但他依然保持着每天上灶一小时的习惯。
“做好每一道菜”,是刘根标成为厨师最朴素的初心。他说,“学厨艺没有捷径可言,只有夜以继日磨练之后的熟能生巧。”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得到了中国烹饪大师顾明钟的赏识,正式拜师学艺。在恩师的指点下,凭借这份执着,刘根标逐渐掌握了上海本帮菜的精髓。
为传承上海菜特色,他深入研究烹饪理论,翻阅大量古籍与现代资料,探寻上海菜发展脉络。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陈年花雕醉膏蟹”“清炒河虾仁”“桂花红烧肉”被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评定为“上海特色菜”。还引进学习现代化的设备和工艺,打造无菌生产车间,开发了“醉系列菜肴”“八宝鸭”“熟食冷菜系列”三个项目的工厂化生产。如今,这些菜品已成为申宴酒楼的招牌。
从200平方米的小店起步,到如今拥有六家连锁店,刘根标始终保持着亲力亲为的习惯。他注重团队管理,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分享最新的烹饪技巧与行业趋势,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创新。在菜品出品上,追求完美与极致,从食材的挑选、加工,到烹饪手法的运用、摆盘装饰,都制定了严格标准。
2019年,刘根标成立了烹饪技术工匠创新工作室,培养出多位获得中华金厨奖、上海市首席技师称号等多项荣誉的优秀厨师。他常对徒弟们说:“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根。”“不因材贵有寸伪,不为工繁省一刀。”
工作之余,刘根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示范引领作用,以美食传递爱心与温暖。每至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他走进芷江西路街道社区,耐心地教居民烹饪家常菜,从食材选购、切配,到烹饪的火候、调味,一步步细致讲解。他还亲自下厨,精心烹制各种美食,打包后送给社区里的老人品尝。他的身影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为社区增添了浓浓的烟火气与温馨氛围。
去年,刘根标去了云南怒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帮助当地企业餐饮提升菜品。"那里的食材太好了,就是缺乏好的烹饪方法。"他手把手教当地厨师处理菌子、火腿,“看着他们学会后开心的样子,比拿奖还高兴。”
晚上九点,忙碌了一天的刘根标终于能歇下来。三十年如一日,这位厨师用锅铲书写着自己的匠心故事。当被问及未来的打算时,他说:“‘上海市劳动模范’这份荣誉,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就想继续做好每一道菜,让更多人尝到地道的上海味道,用实干回报大家的厚爱!”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