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丨“全球服务商计划”五年蝶变:从委员建言到上海战略的实践样本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设立“委员履职”专栏,登载二届区政协委员系列履职故事,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在高质量履职中所展现的责任担当和履职风采。
本期委员:区政协委员、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
从一个构想到一份政协提案,再到成为推动静安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何万篷委员亲历了“全球服务商计划”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这份履职历程,不仅是一项政策的演进,更是新时代政协委员如何将专业思考转化为履职效能的实践探索。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静安区集聚了大量的跨国企业,在提速提质“走出去”方面展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和活力,但缺乏系统性赋能机制。2018年上半年,何万篷首次提出“全球服务商计划”构想,他以“行动型智库”的定位,打破“坐而论道”的传统模式,深入调研走访47家企业,通过“调研—协商—反馈—调研”,像“分析师”一样拆解经典案例,像“考古者”一样梳理静安楼宇经济的基因,不断挖掘静安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融合逻辑,最终凝聚成“全球服务商,服务全球商”的精准建言。
在建言过程中,何万篷以“啄木鸟”精神紧盯“全球服务商计划”的落实落细,呼吁条款“少而精”,要成为静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让经营主体“看得懂、够得着、用得上”,让企业“一眼看懂、一次申报、一站兑现”,创造整体便宜、绝对便利、全面安全、本质公平、双向开放、系统集成的营商环境。2019年,静安区委、区政府采纳该建议,并发布专项实施意见;2021年,该计划被写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2023年更接连跻身市委深化改革文件和全市战略,实现从区域探索到顶层设计的跨越。
让履职实效化作“静安脉搏”
“委员不是旁观者,而是建设者。”何万篷委员的笔记本里至今保留着2020年疫情期间与外资企业开视频会时记下的73条诉求,这些数据、案例,最终都转化成了政策调整的具体建议。如今,“全球服务商计划”已成为静安链接全球资源的关键抓手,通过专业服务业,助力打造有中国根基的全球化企业,强化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推动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优势释放,实现“根植静安,服务全球”的愿景。
履职路上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建言献策的“纸上风云”,化作惠企利民的“人间烟火”。何万篷委员说,“现在路过静安各大商圈,看到一栋栋商务楼里新增的‘全球服务商’,比获得任何表彰都让人欣慰。只要建议够专业、够扎实,基层创新完全可以被顶层设计采用,这或许就是政协委员履职最大的意义。”
何万篷委员表示,将继续以敬畏心、满腔热忱和具象表述,用数据说话,用案例佐证,用国际视野对标,让每一条建议都带着“建设性的锋芒”,为壮大发挥静安的综合优势(全要素生产率优势),为推动“根植静安、服务全市、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服务全球”而奔走忙碌起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