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里首次来沪!81见件国宝级文物带你看见拿破仑的另一面
说起拿破仑·波拿巴,相信许多人首先就会想到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杰出才能。其实,他对艺术也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旺盛的探索欲。
拿破仑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欧洲艺术和建筑创新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里,拿破仑在翻修和重新装饰杜乐丽宫、圣克卢宫和默东宫的过程中,形成了带有浓重个人色彩且极具奢华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帝政风格”。
7月9日,“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在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正式开幕。展览展出的81件(套)展品,都是来自最能代表拿破仑风格的三座宫殿——杜乐丽宫、圣克卢宫和默东宫中幸存的国宝级文物,包括家具、挂毯、地毯、装饰品和绘画等。
这些跨越万里、首次来到上海的宫殿御用珍贵文物,将借助3D手段,带领参观者一秒“走进”这三座被毁于一系列火灾中的法兰西帝王宫殿,沉浸式了解更丰富、更立体的拿破仑形象和他鲜少被人了解的关于艺术的另一面。
刚一走进展厅,就能看见本次展览中最具历史厚重感的一件展品:烧焦的拿破仑一世半身像。这件作品源自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头戴象征军事胜利的桂冠,配饰是其帝国的象征——蜜蜂。雕像上明显的烈火烧灼痕迹和裂痕,让人仿佛看见了近200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和拿破仑帝国的不朽传奇。
拿破仑基金会特别出借的布面油画“身着加冕冠服的拿破仑一世”是另一件重量级展品。画中的拿破仑身着加冕礼服,头戴金色桂冠,手持雕鹰权杖,神情威严。站在这幅巨制前,参观者可以直观感受到拿破仑雄浑的气势。
带有拿破仑首字母的烛台、“挂毯模板——亚细亚”、 羊毛真丝挂毯……一系列珍贵文物,从“崛起:成为拿破仑”“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科学与艺术的保护者”以及“再现:拿破仑的宫廷生活”等三个方面,呈现出另一面的拿破仑:学识渊博,精通数学和天文学,对建筑、音乐、绘画、文学也充满热爱;支持大量艺术创作,鼓励艺术家开办展览;推动装饰艺术掀起复兴浪潮,拿破仑时代被誉为“法国工艺艺术的黄金时代”,令参观者深感不虚此行。
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法国驻华大使馆支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中演环球艺术制作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遇见博物馆承办,展品来源于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和拿破仑基金会。
“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
展览日期:2024年7月9日—10月7日
展览地址: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汶水路210号,静安新业坊3号楼)
温馨提示:观展前,前往“遇见博物馆in上海”公众号,点击菜单栏【预约购票】—【观展预约】预约入馆参观。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