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角料”到“百草园”,TA们在校园播种新绿和美好!
“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的童年乐园和精神家园,园中形形色色的花草和昆虫给儿时的鲁迅带来了许多欢乐。如今,彭浦四中的学生们也有了自己的“百草园”——近日,彭浦四中“蓬思百草园”劳动种植基地正式启用。在这里,每个班级都拥有一块“责任田”,孩子们可以亲手栽种、照料中草药,体验劳动的过程与快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尺百草园,万丈蓬思地。希望通过这样一块小小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能将中草药文化的种子种在每一位师生心中,更成为大家劳动、实践、学习、成长的大舞台。”校长施佩介绍,“蓬思百草园”位于校园篮球场一侧,原本是一处“边角空间”,师生们一同翻地松土,清理掉了杂草和枯树叶,用原木材作为隔断,为每个班级都开辟出一块半圆形的“责任田”。
芍药、薄荷、枸杞、桔梗、金银花……现场,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用小铲挖坑,将自选种子播撒在“责任田”的泥土里埋好。
“枸杞是灌木类植物,果实长在树枝上,红红的很漂亮,还具有养肝明目的功效。”初一2班的钱欣妤向记者介绍,通过前期大量地查找资料,同学们选择了好看又实用的枸杞,作为班级中草药种植的“初体验”。
此外,对于后续养护,班级在一个月前就做好了预案,比如,将班级分成5组,每周有一组同学承包;根据枸杞不同生长阶段,分成前、中、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不同频次的养护。“希望到时候,我们可以请全校师生们一起来尝一尝养肝明目的枸杞茶,重点是,我们自己种的枸杞茶!非常期待!”
作为劳动代表,卜语麒同学在现场和同学们分享了劳动技巧和种植计划,他表示这些草药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翻地、松土、撒种、灌溉……我们亲手将种子埋入土中,也播撒下希望与期待的种子,期待它们生根发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蓬思百草园’将会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会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一段难忘的经历。”
可以说,
“校园版”百草园
不仅是劳动园地,
更是一处德育阵地。
在这里,劳动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中草药不再是书本里的一个个专有名词,而是师生们需要不断观察、精心养护的目标。
“劳动中,需要长期的投入,更多的坚持与耐心,体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同时,面对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可以培养自身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升坚韧不拔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这些品质将伴随同学们一生,成为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施佩表示,后续也会做好各类相关工作,如考虑将学生们种植的中草药制作成香囊,邀请专家进行中草药知识科普互动等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草药的兴趣,学会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劳动教育的肥沃土壤之中。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