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看静安的TA们怎样做→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61周年纪念日,也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当天上午,由静安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静安区志愿者协会、共和新路街道共同举办的“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 雷锋精神弘扬新风尚”2024年静安区“3·5”学雷锋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闸北公园举行。
活动现场,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的静安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集体受到表彰。在上海市文明办、市妇联举办的“我们的上海·我的家”市民修身视频图文征集活动中获奖的静安区家庭代表也获颁荣誉证书。
一直以来,静安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投身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弘扬志愿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展现了静安志愿者的良好风采。他们的服务内容涉及社区治理、垃圾分类、助残帮困、推广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多位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更是高达1万多小时。当天,上海广播电视台与静安区委宣传部深度合作的“红色静安”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启动。
今后,双方将共同出品静安红色地标打卡季系列片,打造“红色静安”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用好静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再现静安区域内106处重要红色革命旧址、遗址的故事,弘扬文明实践志愿文化,生动讲好静安故事,积极传递文明与文化同行的新力量。
区文明办、区绿化市容局、共和新路街道还共同启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联建项目,打造协同运行、双向赋能的“阵地共建”运行模式,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建设高质量发展。
今后,三方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培育和打造品牌项目、优秀团队、实践范例,不断巩固和提升宣传引导、服务广大市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共和新路街道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深化新善治品牌建设,围绕“春风、夏花、秋收、冬暖”四个篇章,打造“街区四季生活节”项目,开展贯穿全年的系列公益集市活动。
“这是一个多元融合的志愿者项目,旨在通过音乐、绘画、舞蹈、健身操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向患者和社会大众传达健康知识,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促进社会融入。”活动中,“2023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志愿者代表盛子家分享了医院艺术科普志愿服务特色项目。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自2012年获批成为市级志愿服务基地以来,基于临床医患需求打造志愿者梯队。医院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7030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86115小时,精心培育和打造了门诊—住院便民全程式志愿者项目、音乐治疗志愿者项目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由区文明办、区绿化市容局,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打造的文明集市也同步在闸北公园开放。集市包括“善业典范、善学模范、善居风范、善养示范”四大主题区,设有70余个摊位。
身穿志愿者马甲的文明实践志愿者们现场为社区居民、市民群众提供健康义诊、法律咨询、体育健身服务、政策咨询等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各类便民服务。集市现场还推出“文明实践之路”游园打卡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市民群众通过集章打卡兑换礼品,激发参与文明实践的巨大热情,让文明实践正能量成为人人都是行动者的大流量,更好地传播时代新风,弘扬雷锋精神。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