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这个街道“上心”又“上新”
曹家渡街道是典型的居住型社区,不少老旧公房置换率高、租户多、人口流动性大。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街道积极开展“四百”大走访,各居民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元共治,打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久战和攻坚战,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静鼎安邦垃圾桶全“下楼”
近年来,静鼎安邦小区撤除了各楼层的垃圾桶,改为统一至小区生活垃圾箱房房进行分类投放。
前期,居民的配合程度较低,认为此举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业委会、物业、居委会和街道城运中心的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了解诉求、调查民意,宣传集中分类投放的好处。例如,可以确保楼道干净整洁无污染;预防消防通道被堵塞,杜绝消防安全隐患……同时,居委会还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提升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准确率。
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同时,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发现原本配套的垃圾箱房已不能满足居民的投放需求。借此机会,街道城运中心和居委会邀请业委会及小区居民代表,共同制订垃圾箱房改造方案。如今,全新的垃圾箱房不仅配备了智能设备,并纳入街道监控网络统一运行,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还设置了“玻金塑纸衣”智能回收机,开展各种可回收物再细分活动。
怡乐花园打造精品小区2.0版
在充分听取居民、业委会及物业的意见和建议后,怡乐花园积极打造精品小区2.0版本,实现社会多方共参与,齐享低碳新生活。
均泰居委会发起“一小时志愿者”活动,通过与小区周边的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单位共建联建,扩充志愿者队伍。近年来,经过居民、共建单位、居委会、业委会及物业的共同努力,怡乐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
怡乐花园在生活垃圾箱房升级改造时,街道城运中心与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共商共议,按照市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文化墙加一体化垃圾箱房的改造方案。同时,为配合垃圾箱房改造项目,怡乐花园业委会对垃圾厢房周边绿化进行了重新规划,为改造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森凯苑试点全天开放
森凯苑小区位于曹家渡街道玉兰村居民区。近年来,通过民意共商、改造升级,更换生活垃圾定时投放方案,建成了更便利、更精细、更智能的生活垃圾投放点。
记者获悉,该小区在市级、区级生活垃圾分类检查评分中始终名列前茅,居民分类投放意识良好。小区里的老年居民习惯早起且中午居家做饭较多,外来租客下班时间较晚。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后,许多老年居民提出,希望提早开放垃圾箱房;而外来租客则呼吁,将开放时间延长到晚上十点左右,否则下班无法丢垃圾。
了解居民诉求后,街道城运中心、玉兰村居委会、森凯苑业委会和恒茂物业公司等进行了实地细致调研,包括勘察硬件设施条件、广泛倾听居民意见、研究延长投放时间的可能性,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最终决定24小时开放。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工作人员发现,居民自觉分类投放的意愿逐步提高,物业管理上也逐渐顺畅。
考虑到小区有较多居民请了家政阿姨,其承担着部分居民日常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玉兰村居委会召集辖区内家政公司的家政阿姨,开展集中培训,提升家政阿姨们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质量。
康定汽车公寓推进“再细分”
细节的改善让生活更加有序了。康定汽车公寓小区位于曹家渡街道康定居民区。今年,小区改造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持续推进可回收物再细分。
街道对小区生活垃圾箱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通过增设“玻金塑纸衣”智能回收机,将原有的生活垃圾四分类细化为八分类。为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汽车公寓垃圾箱房改造时,将原墙体拆下来的建筑材料重复用于新建墙体的建设,进一步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运用科技赋能,街道还整合各类资源研究举措、开展活动、加强培训,进一步把可回收物再细分工作做好做实。街道城运中心、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等进行了商讨,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研究投放时间。结合小区实际情况,也为便于居民投放,最终决定箱房24小时开放。
居委会发动周边单位共建联建,发起“一小时志愿者”活动,邀请上海汽车财务总公司等辖区单位的志愿者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进一步充实志愿者队伍。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