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静英全球伙伴”盛典暨梅园论剑活动举行
2023年,静安人力资源服务业克服外部影响,逆势上扬。 1—10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395.18亿元,预计全年营收突破400亿元。这是记者从12月8日下午,在张园举行的“汇聚英才 共创未来”2023年“静英全球伙伴”盛典暨梅园论剑活动上获悉的好消息。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谭友林,静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俊出席会议,并向在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静安企业送上人社政策服务包。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静安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
产才互促,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今年,静安区依托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发布“静英全球伙伴”计划,建立人力资源品牌供应商名单,围绕重点产业搭建面向全球的人才引进项目,打造具有全球辐射力和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首批纳入人力资源品牌供应商名单的11家机构都是历届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获奖单位。
在当天的活动上,仕卿人力、德筑企业管理、英达国际、冉得人才、岱澳人才等人力资源品牌供应商与国泰君安、阿斯利康、光大证券、盖璞商业、鼎捷软件等静安区重点企业就深入开展人才服务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静安专业服务业发达,今天与‘静英全球伙伴’的人力资源品牌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探索和打造长远性人才战略规划”。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梦表示,今天的签约,一定能够将成为实现高水平人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的良好开端。
记者从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是上海市人社局为激励和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本市用人单位选聘优秀人才而创设的奖项,行业内外认可度高。自2020年设立以来,静安共有18家次机构获得“伯乐”奖,占全市总获奖比重超40%。
区域联动,点燃长三角一体“新引擎”
在合肥和宁波,开展高端猎头对接洽谈;走进杭州余杭,围绕“众智共创,看见未来”的主题开展专题研讨;来到苏州高新园区,举办“沪苏同城,合作共赢”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活动……
今年,静安区依托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先后带领园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进多个长三角城市进行区域融合对接交流,在为企业拓展市场扩大业务提供合作新机遇的同时,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了人力资源服务质量和效能。
活动现场,静安还启动了“静英全球伙伴”服务长江经济带活动,以进一步拓宽人力资源“朋友圈”,推进高层次人力资源服务共享对接、创新合作、产业联动。
据悉,“静英全球伙伴”服务长江经济带活动将主动联动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促进高层次人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助推“双循环”格局下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赋能 助力企业未来“新发展”
当下,数字化转型发展正在不断重塑传统行业的边界。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上,静安区选送的上海云生未来技术集团和壹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分别荣获成长组特等奖和三等奖。这两家企业均表示,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静安区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区域营商环境向优而行。
记者了解到,静安区近年来持续加强顶层设计,不断赋能产业技术革新,提升产业能级。从初创期的创业补贴政策,到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参加认定,以及对企业技术转型、出海跨境服务进行培训辅导,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目前,静安区已集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60家。其中,有19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
“未来,人工智能将于与招聘负责人和谐共处,技能比经验更重要,同理心将再次获得高层的重视。” 在梅园论剑的主题分享环节,专业人士对于《2024 年全球人才招聘趋势报告》的解读也对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接下来,静安还将推出更多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人才流动配置和现代化人力资源产业体系建设,为厚植上海人才优势以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更多静安智慧。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