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改造垃圾箱房、24小时智能回收服务……TA们打造垃圾分类“五精”小区
华山路303弄,一条不大的弄堂里藏着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蔡元培故居和一所民营幼儿园。每天前往蔡元培故居参观的市民以及接送孩子的家长,给整条弄堂的日常管理尤其是垃圾分类管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为此,华山路303弄所属的景华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主心骨”作用,围绕“精、全、细、美”四字下功夫,联合静安寺街道城运中心共同打造垃圾分类“五精”小区,促进社区和城市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精细化
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党员发动骨干、骨干发动楼组,形成力量传导链条,将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都凝聚到垃圾分类工作上来,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各项措施有效“落地”。
党员骨干不仅以身作则,带领居民自觉养成垃圾出门先分类的好习惯,同时对流动人员等人群形成定向宣传和教育引导机制,让居民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有力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投放环境精致化
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街道城运中心和景华居民区党总支,在区绿化市容局的指导下,对华山路303弄内的生活垃圾箱房进行升级改造,包括:
将分类投放点改为非接触式感应投放口,便于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箱房内部配置壁挂式电风扇加强通风效果;
设置喷淋除臭装置和臭氧空气净化机;
在垃圾存放区域配备杀虫灯;
箱房外部墙体使用环保竹木仿瓷墙面板,既起到装饰作用,还能实现墙体防水、防火、防虫。
科技赋能精良化
在完成垃圾箱房硬件改造升级的同时,华山路303弄内的生活垃圾箱房的智能监控工作还被纳入静安寺街道“城区精细化管理”平台的数字治理场景中,实现小包垃圾落地、垃圾桶满溢、污水传感器智能识别、异味传感器识别。
工作人员通过街道平台预警就能及时掌握和处置垃圾箱房突发的各类垃圾投放问题,形成垃圾分类科技助力新模式。
回收服务精制化
街道城运中心还联合“沪尚回收”主体企业在弄内设置了能够对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织物等进行精细化分类回收的智能回收箱,方便居民24小时随时都可以自助交投家中的可回收物,变废为宝。
考虑到小区内老年居民较多的实际情况,“沪尚回收”主体企业还定时定点在弄内开展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并提供3公斤以上可回收物上门预约回收服务。
特色亮点精品化
街道城运中心和景华居民区党总支还邀请辖区内幼儿园的小朋友和来自“彩虹桥”的特殊青少年一起,在弄堂里进行墙面彩绘,培养孩子从小树立环保理念,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街道城运中心表示,将继续结合垃圾箱房改造和精品示范居住区的“五精模式”,不断优化居住区和单位精细化分类模式,建设一批垃圾分类2.0版示范区。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