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家开设在养老院的社区食堂开张
“离家近,菜的口味也好,方便我们老百姓。”10月17日中午,在位于静安区武定路661号的江宁路街道乐宁社区食堂,正在用餐的陈阿婆说道。
作为全市首家开设在养老院的社区食堂,随着此次江宁路街道乐宁社区食堂的正式开张,也标志着辖区在提升养老院服务品质的同时,将养老院的服务资源向社会开放,形成了以院为家、以社区为背景的生活新模式。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俊出席了启动仪式。
不仅是家门口的美食体验,
还有贴心的养生角、会客厅
四块钱的上汤西兰花、八块钱的宫保鸡丁、十块钱的老上海炸猪排、十五块钱的茉莉河虾仁……来到乐宁社区食堂,各式菜品的价格明细清楚,社区居民可以挑选喜爱的菜式和口味。
“我们点了党参乌鸡汤、还有宫保鸡丁,价格合理,又不油腻,适合我们老年人吃。”在用餐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对菜品给出了好评。家住附近的陈阿婆,专程和姐妹一起前来用餐,对于在家门口新开的社区食堂带来的便利,陈阿婆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注意到,食堂内还设置了“四时五味”养生角,准备了养生茶汤给前来的居民;食堂内还设置了“光阴故事”家宴厅,传递出温馨的人情味。
全新开门营业的乐宁社区食堂,是全市首家位于养老院内部的社区食堂,具有嵌入式、整合型、温馨化的特点。“我们将食堂嵌入在养老院里面,是希望提升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品质,同时推动食堂的资源向社区开放,让社区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餐饮服务。”江宁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蒋燕介绍道。
作为一家食堂,全新推出的乐宁社区食堂充分整合辖区各类资源。食堂引入老字号人气餐饮梅龙镇集团,供应老上海地道美食,让社区老人在食堂里就能吃到大饭店里的“硬菜”、“功夫菜”;引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自动借阅服务,满足居民文化需求;食堂把“药补不如食补”的健康理念贯彻始终,引入社区卫生中心的中医问诊和养生茶汤,助力社区长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乐宁老年福利院的接待大厅调整为交流互动的“吾家客堂”会客厅,在七楼多功能厅设置“光影同行”电影院,前来的居民有了更多孝亲敬老方式的美好体验。
为老助餐服务先行先试
打造有人情味的爱老家园
据介绍,乐宁老年福利院是江宁路街道唯一的一家大型养老机构,创办多年来,其食堂服务着福利院内100多名入住老人。作为一家成熟的食堂,能不能“打破围墙”,让全社区都能来这里吃饭呢?在原有基础上,江宁路街道与机构探索合作,推动乐宁福利院从结构、功能、模式等方面全新升级,推出乐宁社区食堂,社区食堂不再只是就餐场所,还形成集健康、文化、心理、公益等多元化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平台,成为江宁路街道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在江宁路街道,百岁以上老人24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地。在为老助餐方面,江宁路街道先行先试,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早在2006年,江宁路街道便设置了首家乐龄站点,是全市率先开展助餐服务的街道之一。当时站点工作人员为就餐困难的老年人烧“小锅菜”,提供爱心餐,深受老人的好评。
此后街道逐渐在辖区延伸布点,至今为止,街道共设置9家乐龄站点(含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堂食和送餐上门服务,社区助餐全年无休、从不间断。
今年,江宁路街道持续聚焦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整合政、社、企等多方资源打造社区食堂,先后升级了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在居民区门口开设了一家无烟幸福小食堂提供特色早餐、四季健康餐等实实在在的就餐服务。围绕老年人品质就餐的需求,江宁路街道于2021年新建了位于淮安路上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社区食堂,在原有仅提供老年优惠套餐的基础上,开展点餐制供餐,受到社区老年人的欢迎,截至目前,该食堂已有2000余名老人办理就餐卡。
近年来,江宁路街道充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着力打造守“宁”最幸福的养老服务品牌,秉持“五心”服务 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立足家门口的“省心”,品质有保障的“安心”,多样化服务的“舒心”和专业、个性化的“匠心”,围绕社区老年人“一餐饭、一张床、一个家”,统筹养老服务领域“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大力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造属于江宁人的老年友好型社区。
随着此次乐宁社区食堂开放,更是将家融入机构里,将机构嵌入社区里,乐宁社区食堂,处处细节设置涵养有江宁人情味的爱老家园。未来,江宁路街道将推出更多的民生项目,欢迎居民多多提出金点子,为社区发展提出更多计划。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