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成旅游热门地?静宝带你逛能看展的“智慧菜场”
作家汪曾祺在《人间滋味》里写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如今,许多年轻人越来越能理解汪曾祺所描述的乐趣。今年以来,菜场旅游正在年轻人群体中日益火热。小红书上的“菜市场漫游指南”话题目前已高达6619万浏览量,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聚集了15.8万人。
逛菜场,正被年轻人写进city walk或者来到一个城市旅游时的“to do list”。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得去它最平常之处去感受烟火气,比起千篇一律的城市打卡,更接地气的菜场,好像更能满足年轻人“深入城市生活本身”的需求。
逐渐变得“高颜值”和“更智慧”的菜场
在年轻人致力于发掘出菜场更多魅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老菜场也经过改造,摇身一变,焕发了新生。
位于静安区镇宁路442号的镇宁菜市场便是一个烟火气与“高颜值”并存的“智慧菜场”。
“是时髦菜场还是精品超市?一进门一块屏幕就能一目了然今天有什么菜、菜都是什么价格。
买完菜还能坐着跟楼上修补衣服的上海老阿姨聊天,兼顾了实惠便捷和品质体验,太高级了。”一位年轻人逛完镇宁菜市场后如是写道。
2021年经过改造后,镇宁菜场有干净整洁的门牌、统一的视觉体系。入口处的智能数据显示屏上,市场经营、食品安全、菜价情况、便民服务等信息逐一公示,简洁明了,让前来采购的市民一目了然。
近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果蔬禽肉、鲜活水产、南北干货……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被清晰合理地分区管理。
这还是一个将市井气与商业化平衡得很好的目的地。“高颜值”的改造,让游客赏心悦目地获得了更深入探索城市的机会,本地人日常的买菜的体验也得到了贴心的照顾。
镇宁菜市场的一楼和二楼都设置了休息区域,市民购物累了还能暂时歇歇脚。
二楼右侧的便民服务站里,纯公益性质的图书角向市民提供可直接取阅的书籍,家电维修、裁缝店、修鞋店等服务摊位,“一站式”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周末早上不忙着上班就喜欢跟朋友来菜场溜达,买菜前门口吃个早饭,咖啡店买一杯咖啡。”住在附近新闸路上的一位95后沪漂告诉静宝,在菜场里边逛边吃十分解压,除了菜场二楼卖的蛋卷、桃酥、饼干等点心以外,菜场外一楼沿街商户也有琳琅满目的点心铺、包子铺、咖啡店……能够全方位地感受上海的市井烟火气。
在菜场里发现艺术品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近日,在镇宁菜市场还能感受到一份别样的艺术气息,不少顾客已经发现,菜场内的许多摊位上,瓷砖外立面被装饰了充满活力多巴胺的画作。
镇宁菜市场作为本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的延伸区,展出了艺术家周运筹(奶粉周)名为《上菜市!》的系列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分散在市场的各个角落,或高高挂在墙上,或贴在转角的摊位上,或深藏于不起眼的购物袋上……在市场内不断探索,“寻宝”的过程一定会偶遇惊喜连连。
在城市最具烟火气的菜场展出艺术家的创作,生动诠释了本届静安国际雕塑展“空间进化”主题,也让“买菜”这件日常的小事变得更赏心悦目,通过公共空间的“进化”,日积月累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在菜场看到的
是城市和生活的另一面
“来菜场之后发现,静安不止有南京西路的繁华,苏河湾的风景,还有这样接地气的生活场景。有中老年人慢慢悠悠拉着小车来买菜,也有上班族火急火燎地在菜场外买早饭。”一位城市生活博主这样总结逛菜场后感受到的“新烟火主义”。
年轻人在菜场遇到的,是城市和生活的另一面。城市的另一面,在于不同于热门打卡地的烟火气,生活的另一面,则是在繁忙的工作或旅途中慢下脚步,去与社区和“自我”来一次沉浸式的对话。
同时,对于年轻人来说,菜场既是了解城市另一面的媒介,也是旅途中极具当地感的出片地。颜色丰富的菜蔬、鲜活的水产、冒着热气的熟食、正在吆喝的摊主都能构成极为生动的当地生活场景。再加上菜场如今也开始探索公共文化场所的功能,比如镇宁菜市场中的艺术创作,更是能为“出片”锦上添花。
一位热衷于在旅途中逛遍不同城市菜场的旅行者在网上这样分享:“在菜市场,人的身体感官是被打开的。本地方言的吆喝声、品种奇异的特产、五颜六色的蔬果,充分调动着你的五感;另一头,热火朝天的小吃摊又在唤醒你的味蕾和胃。一切的焦虑,似乎都在喧闹的菜市场被消解——生活本该如此简单。”
想要更加感受静安生活的魅力,不如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早晨,走进家附近的菜场,听听上海爷叔阿姨们的家长里短,也许这里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又充满惊喜。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