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护健康,全国首部《校园手卫生健康蓝皮书》在上海发布
10月14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共同推出的全国首部《校园手卫生健康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仪式在上海延安饭店举行。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中疾控、教育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教委等领导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学校代表等近300人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由滴露品牌公益支持。
手卫生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可使幼儿及青少年受益终身。《蓝皮书》从走访调研、统计分析、编写审核到发布,历时三年,书中汇聚来自高校、疾控机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等专家智慧和宝贵经验,涵盖我国儿童手卫生政策、相关疾病流行特点和儿童手卫生知信行现状、经典案例等,全方位系统性展示了我国儿童手卫生健康促进工作,为在学校大力推广手卫生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书中数据详实,论据充分,为日后手卫生健康教育在校园内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宝贵经验。”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浩告诉记者。
发布仪式上,来自中疾控,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疾控中心领导及专家总结并分享了各地项目工作经验及特色案例,共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此外,“手”护健康,共“童”成长师资培训同步开展,200余位相关负责同志参与培训。
《蓝皮书》指出,手卫生能清除80%以上手部病原体,减少17%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和30%的腹泻病发病,是一项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去除手部病原体、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方法。
“手卫生状况与儿童青少年常见传染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上海市疾控中心儿童青少年健康所所长罗春燕表示,“我们在学校里面开展包括手卫生在内的健康教育,生活习惯的引导,学校的卫生设施的改善、环境的管理……这一系列的防控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因接触而导致的传染病的发生。在我们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当中,有很高的价值。”
据悉,由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指导,滴露公益支持的“健康中国·‘手’卫校园项目”近三年以来已走进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万余所学校,开展了上千场有特色的手卫生主题活动。据统计,学生洗手方法正确率提高至96%以上,家长认可度达到91.96%,累计上千万人次获益。
“该项目的开展在帮助儿童青少年获取手卫生知识,培养良好健康卫生行为习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提升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树立‘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中疾控儿少/学校卫生中心主任宋逸表示。滴露品牌代表倪菁华表示,希望《蓝皮书》的发布,能够助力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并带动更多社会力量重视儿童健康。“我们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把卫生健康意识融入青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为手卫生教育的大力推广,助力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提供更多宝贵经验。”
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军表示,希望《蓝皮书》能够推动我国儿童手卫生健康促进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推动社会各界重视儿童手卫生并形成合力,为提升我国儿童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