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童医院这个项目荣获首届“随申码”应用创新大赛最佳实践奖
近日,首届上海“随申码”应用创新大赛落下帷幕。大赛最终评选出10个创新组获奖作品以及13个实践组获奖作品。其中,上海市儿童医院“一码当先,让儿童线上线下就医‘无感’,服务‘有感’”项目荣获该赛事最佳实践奖。
到底是个怎样的项目?在其背后,哪些就医环节实现了“无感”?哪些服务项目又能让患儿及其家长“有感”呢?近日,记者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进行实地探访。
7月13日一早,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门诊大厅,记者观察发现,与以往就诊的方式不同,如今,不少陪同患儿来院就诊的家长并未携带医保卡而是使用手机出示孩子的“亲属二维码”,进行扫码挂号、检查、检验、取药与医保结算。
“带孩子来医院看病,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手忙脚乱的有可能就会忘记携带医保卡。现在方便了,只要携带手机,出示手机上的‘亲属随申码’,就可以完成孩子挂号、看诊、缴费的全流程。”“现在看病比以前更方便了,不会因为没带医保卡就无法就诊,来来回回穷折腾了。”排队的家长告诉记者。
据悉,近年来,在国家、上海市互联网+医疗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驶入快车道,医院逐步建设并开通互联网医院,手机预约、挂号、排队、缴费、看报告已经不是新鲜事。
但由于“医保”账号资金安全保护的要求,线上支付长期停留在自费服务环节,实现“医保脱卡在线支付”一直是打通互联网医疗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这方面的困难尤其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儿童患者,特别是刚出生的新生儿缺乏统一身份标识;(2)儿童没有个人移动支付账户以及个人信用认证体系,实现“医保脱卡在线支付”需要强关联监护人;(3)儿童患者线上诊疗安全风险更高、医保账户支付风险更加难以规避;(4)监护人的医保账户余额可否亲情共济给儿童患者医保支付以外的自负部分费用,进一步减少家庭的就医负担。
“为此,在市卫健委、申康中心、市医保中心、市大数据中心等各委办局的大力统筹和指导下,我们于2022年实现并正式推出亲属随申码一‘码’通行服务,率先在全市实现儿童医保患者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保脱卡支付、亲情共济账户的便捷就诊服务。如今,部分满足条件的市民通过一部手机,不需要额外支付现金,即可完成就诊全流程,让儿童线上线下就医‘无感’,服务‘有感’照进现实。”上海市儿童医院信息科主任王淑表示。
“一码当先”让患儿就医更舒心
(1)基于亲属码构建儿童医保脱卡支付新模式,让支付“无感”
据悉,儿童诊疗是一个系统性行为,涉及医疗、医药、医保、支付等一系列问题,不同环节需要打通互联,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亲属随申码”精准关联市民医保个人及家庭账户,并与医院统一支付平台系统无缝整合,支持参保人在院外、院内,线上线下均可通过手机快速、便捷地完成就诊支付环节,构建边界完善的医保支付体系,实现“零接触”就诊模式。
(2)基于亲属码打造线上线下儿童“码”上就医新体验,让服务体验“有感”
儿童患者线下就诊时无需携带社保卡,直接凭“亲属随申码”即可享受医保就诊、处方支付等医疗保障服务,从“卡时代”迈入“码时代”。患儿亲属出示手机 “亲属随申码”即可以轻松完成医保身份识别和医保实时结算,实现参保群众看病就医一“码”通行以及线上缴费“无感”支付。
(3)基于亲属码组建儿童医保家庭共济网,让亲情一键支付更便捷
对于儿童而言,实施共济账户后的显著感受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年龄较轻,医保账户资金较为充足。考虑到年幼儿童更容易生病,使用医保的概率更高的情况,2022年8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在上海市医保局、市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对线上线下的门急诊挂号收费系统、互联网医院等均进行了相应的系统改造。家庭共济医保使用一方面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院内的结算效率。
记者在院方获悉,截至今年6月,儿童医院线下就医亲属随申码一“码”通行共服务83.3万患儿,线上亲属随申码一“码”认证支付共服务197.4万患儿。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