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这些中小学如何做好做强中华经典诵读课程?一起来看→
“选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丰实,总报告所提炼的基本经验、反思与展望,视角独特,富有创见……” 这是近日在由上海市教委教材和语言文字管理处、静安区教育局等单位组织实施的上海市教委非竞争性社会科学课题“区域视角下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的行动研究”结题汇报会上,应邀与会指导的市教委、上海交大附中、静教院等专家,对该结题报告给予的评价与期待。汇报会上,东道主、上海市特级校长张人利热忱欢迎专家、领导与同行们的再次到来。
市教育督学、区语委办副主任丁炜代表课题组作了题为“经典诵读彰显特色 培根铸魂塑造人格——区域视角下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的行动研究报告”的结题汇报,她从选题价值与研究意义、研究过程与采用方法、研究成果与实际效能、深入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尤其是提炼形成的“健全组织架构,建立长效机制”“立足学校特色,建设课程资源”“认知高屋建瓴,践行脚踏实地”“经典诵读科研引领,资源建设以点带面”这四条可复制、可传承、可推广的中小学实施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的经验。还介绍了一师附小、静教院附校、市北中学实施研究以来取得的成果与成效。
与会专家在对报告予以充分肯定、就区域持续深入研究提出建议的同时,对参与研究推广实施的10所学校的研究成果逐一作了点评,并与校长、教师代表互动交流。
汇报会还邀请了崇明、虹口等区语委办领导参加,大家集中观看反映这项市级课题研究过程、展现静安区域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成效的宣传片《诵苑拾珍——静安区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巡礼》,并了解了区语委办呈送的《 诵苑拾珍——静安区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实践与基本经验汇编》。
据悉,实施这项研究以来,在区语委办的策划、组织、指导下,3所主研学校从各自校情出发深入探索总结,卓有成效地推动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成效鲜明。
与此同时,市西小学、闸北实验小学、民办扬波外国语小学、育才初中、彭浦四中、青云中学、市西中学等中小学校主动参与辐射推广的实践,有效推进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提升与相应课程资源的积累。
当前,区语委办采纳了专家建议,已将这项课题结题日期、成效作为一个新的“点”,以未来3-5年积极创建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库的工作作为更大的“面”,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经验并予发展提升,强化、打造更多学校中华经典诵读的特色品牌,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转化为“立根铸魂”“以文化人”的行为,使经典诵读扎根校园,课程资源建设覆盖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共建共享,便利师生乃至家长选用,充分发挥其弘扬中华经典、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的功效,不断引领师生的精神成长,进而提升其生活品质。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