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路街道“老楼”变“电梯楼”,居民感受如何?
2023年1月中下旬,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保德路425弄居民区首部加装电梯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临汾路街道2023年首部完工的错层入户加装电梯。目前,该电梯即将“满月”,“老楼”变成“电梯楼”,居民的使用感受如何呢?
“为了这台电梯,才买的这套房子!值!”
该居民区首台加装电梯位于阳曲路555弄14号楼,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电梯外观、粉刷风格与楼组整体风格一致,电梯入口处专设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通行。居民需刷卡进入电梯,电梯运行过程中平稳、迅速,几乎听不到噪音。
家住501的金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身体一直不太好,“我是膝关节不行,走路需要拄拐,我老伴是中度慢阻肺患者,爬楼喘的不行。之前的房子就没有电梯,上下楼真的遭不住。”
去年上半年,准备换房的金阿姨打听到阳曲路555弄的14号楼将在该年九月动工加装电梯的消息,在与街道、该居民区居委会多方确定后,金阿姨当机立断:就选这了!
2022年8月底搬到新家,当年9月初,伴随着门外电梯装修的第一声声响,金阿姨和老伴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现在只要天气好,我就下来到小区中心花园里坐一坐,之前哪敢想这事。前阵子过春节,我的好姐妹一听说我们楼电梯可以用了,都过来串门,别提有多热闹了!”金阿姨语气里抑制不住地喜悦。
从此告别上、下楼难题
临汾路街道保德路425弄居民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老旧居民区,共有130栋楼组、1977户居民,常住人口约为4351人,老年群体占比40%以上。
没有电梯,逐渐成为许多老年人尤其是像金阿姨一样腿脚不便的老人出门的障碍。为破解老年人的“出行难”,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该居民区着力对本小区符合加梯条件的楼栋启动加装电梯惠民工程,阳曲路555弄14号楼便是其中最早开工的楼栋。
保德路425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雷告诉记者,该居民区楼组比较特别,130栋楼组中有15栋为一梯四户平层入户的‘宝岗式’楼型,这种楼幢结构在上海市少有,加装方案正在探讨中。其余的115栋均为错层入户,加梯难度较大。“如何改好、建好加装电梯,在真正带给居民‘直上直下’幸福的基础上,还能继续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是我们想共同推进的。"陈雷表示。
2022年9月16日,该楼组加装电梯项目正式开工......
2023年1月16日,正式交付居民使用......
四个月的时间,除了解决居民的上、下楼难的问题外,在该加装电梯投入使用后,住户惊奇地发现居民楼里的通风、采光情况也得到了改善。“我们居民区所有楼栋廊道窗都是‘梅花墙’,晴天还好,一旦碰上阴天下雨,走廊里昏昏暗暗不说,潲雨情况更是严重。所以,这次在完成加装电梯的同时呢,我们相关配套设施也进行了设计、调整”保德路425弄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林全勇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楼层电梯的等候区都设置了两边开窗,保证了楼梯间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同时,电梯等候区连通走廊均铺贴地砖,并更换过道照明灯。
“之前,我们不了解什么叫做‘错层入户加装电梯’,只知道我们出了电梯还要再爬楼梯。但现在,真正从爬‘八十级台阶’变到只需要爬‘八级’,这出门、回家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这楼廊也敞亮,我们住的也舒心的很。”金阿姨告诉记者。
让居民群众全程放心用电梯
现在过的是舒服了,那这多层老公房加装电梯过了质保期后,后继维修保养资金和维修保养责任人由谁承担?....有关加装电梯的后续维保问题,也是包括金阿姨等在内的居民关注的重点。
据介绍,为切实解决居民的“揪心事”,该街道从启动加装工程伊始,即已经跨前一步,通过编制实施《加梯全生命周期指导手册》,辅以“123”加梯工作法,推出加装、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确保加装电梯这一民心工程既能解决居民上下楼不便的问题,又能免除他们在电梯免保期过了后找“谁”维修保养的忧虑。
此外,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还专门组织力量,召集电梯加装、保险、维保、物业服务等企业,与小区业委会、业主代表等共商加装电梯后续管理、维修保养模式,并已推出包含“建设+管理”、“保险+服务”、“物业托管”等在内的三套加梯后续维保管理模式,供居民选择。
小电梯承载着民生的大幸福,每一部加装电梯的完成,都承载着居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以及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从原有的八十级台阶,到现在的八级台阶;从居民楼极易受潮发霉的“梅花墙”到现在两侧均可通风且采光好的宽敞走廊........阳曲路555弄14号加装电梯顺利地投入使用,无疑为该居民区其他错层入户加装电梯工程开了个好头。“接下来,我们也会稳步推进居民区的加装电梯工程,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让我们居民区加装电梯工作的步伐越走越稳。”陈雷表示。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