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延安高架交通动脉,静安寺站斩获国际隧道顶尖奖项
近日,国际隧道协会(ITA)颁布了2022年第八届“ITA”隧道奖全球获奖名单。其中,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的“软土地层城市核心区多顶管组合法修建地铁车站”项目,成功斩获年度唯一一项超越工程奖。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成立于1974年,总部设在瑞士洛桑,是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国际组织,是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也是行业内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
从2015年开始,为了表彰每一年为全球隧道和地下空间的发展带来突破与创新的杰出项目与个人,国际隧协在全球的隧道工程和杰出工程师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和个人提名名单,最终由数十名顶级专家集中评选并颁发年度大奖。
上海地铁14号线静安寺站位于以千年古刹静安寺为核心的商务和文化活动区域,车站为地下三层结构,长230米,宽21米,深26米,沿华山路南北向布置,并穿越延安路。本站与延安路北侧已建的2号线、7号线静安寺站形成三线换乘枢纽。
车站所处地层为承载力低、灵敏度高的饱和软土层,且周边环境复杂,既有承载了上海记忆的石库门建筑群、老上海天桥,也有摩天大厦高楼群。车站穿越的延安西路和延安高架路为上海唯一一条沿东西向穿越市中心的城市快速路,包括双向6车道的高架桥及双向14车道的地面道路,日均车流达30万辆,公交线路45条。道路下方有水、电、煤气等各类市政管线54根,直接影响300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延安路桥下老上海天桥净空高仅5.6米,桥墩下部桩基至车站最小净距仅5.3米。
此次斩获大奖的“软土地层城市核心区多顶管组合法修建地铁车站”项目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以及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参与联合完成。
为保障车站上方的城市主动脉——延安高架的正常通行,静安寺站创造性地采用非开挖顶管工艺,成为国内首个运用矩形顶管隧道建造的地铁车站,车站两条站台层隧道及一条站厅层隧道分别运用矩形顶管开展施工作业,在熙攘繁华的华山路下,顶管机多次近距离横穿延安高架,实现了不封路、不影响道路运行、非开挖建造车站的目标。
该工程针对密集城区地铁车站穿越繁忙交通干线、城市生命线管网及重要建(构)筑物等难题,提出采用多顶管隧道群修建大型地下车站,即上部采用一个矩形顶管作为站厅层,联通两端客流的通行,下部两个并行矩形顶管作为侧式站台,与两端站台贯通,解决了中心城区施工受限与车站功能保障两大难题,创新了地铁车站设计的新方法。
该工程也是国际上首例在软土地层修建的上下二层重叠的大断面顶管隧道群,并通过大量创新型技术减小了对地面交通、邻近建筑物和管线的干扰,规避了土壤地质的先天缺陷,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建设团通过联合攻关,在施工装备、工艺、控制技术和结构设计等方面形成了创新技术,创立了在中心城区明挖受限条件下地铁车站建设的新方法,建成了中国第一座采用多顶管法施作的地铁车站,节省管线搬迁费用1.6亿元,缩短工期20个月,保证了城市主干道施工期不受影响,保护了具有城市记忆特征的历史建筑。克服了城市中心区隧道群施工对地面交通、管线和近地建筑物的影响难题,也为城市密集区安全、绿色、高效进行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