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心中有“数”,宝山路街道上线“风险地图”
该项目旨在通过打造“风险地图”探索社区风险防控标准化模式,形成社区风险管理“人眼+智眼”应用模式,实现社区安全数据“一网通看”、多个应用场景“一网统筹”、标记风险等级“一网统管”,进一步提高社区平安建设管理工作精准化水平。 前期,街道通过“人眼”实现底数更精准的“全面摸排”,通过“智眼”打通信息壁垒:成立由“安全网格长+居委安全干部+志愿者”组成的安全工作小组,查询录入各处房屋历史数据;借助第三方社会力量,排查贯穿居民区、沿街商铺、规模性租赁等区域,信息覆盖房屋出租、外来人口、车辆信息、小区内消防设施、电梯、车棚建设等硬件设施管理情况;同步纳入社区平安建设“12345”投诉工单和110、119报警数据。
记者获悉,随着“风险地图”平台的启用,可以实现对社区人、车流量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智能化监控,搭建外来人口排摸、辖区出租房屋、电瓶车登记管理等“可视化”应用场景,实现隐患数据及时录入、数据共享、隐患监管、风险提醒等目标。
同时,针对日常检查数据汇总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状况,以网格为单位将辖区内小区、商铺、车棚、加油站、规模性租赁等进行风险标注。通过辨识与分析其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或低风险,并根据风险等级和具体问题匹配工作力量,实现“高效处置”“精准处置”,避免资源浪费。
辖区内18个居民区按地理位置划分为3个网格,网格员与居委会安全干部专岗专责,都有“风险地图”系统使用权限。另外,借助第三方社会力量形成“白加黑”不间断滚动排查整改机制,实现点位、场所全覆盖。
街道方面介绍说,“风险地图”的应用将丰富“平安”一词的内涵和外延,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为社区安全筑起一道更牢固的新防线。
例如,街道出资为居民区补充铺设消防管道、完善消防栓等消防安全设备,并在部分区域加装电瓶车充电装置,从硬件层面强化了社区安全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管理的广泛性,“风险地图”移动端还面向社区群众开放“问题投诉”功能,在“12345”“110”“119”以外进一步拓宽问题发现和反馈渠道。
当下,社区服务越来越多地呈现互联网特征,智慧社区系统将使传统社区的智能化附加值不断增加。今后,“风险地图”在实现智慧采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多项功能的同时,还将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健康、特殊人群等更多智慧服务项目提供可能。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