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栋78户近200人的楼栋做“楼长”,是什么体验?
区房管局住房保障科的鲍玉婷,居住在一个有着25栋楼、2500多户,共计4700多人的大型居住小区。疫情发生时,身为共产党员的鲍玉婷第一时间就来到所在社区报到。当听闻自己所住楼栋尚无志愿者时,鲍玉婷二话不说,主动挑起了楼长的重任——这是一栋有着78户180人的居民楼。
“总说万事开头难,但没想到会那么艰难。”鲍玉婷告诉记者,当时整栋楼实际住了多少人,老人和小孩占比多少,都没有确切数字。加上平时邻居都是点头之交,没什么联系,更谈不上加微信了,因此,鲍玉婷这个所谓的“楼长”,一开始就是一名光杆司令。
但再难,也要做;一个人,也要冲。成为“楼长”的鲍玉婷,第一件事,就是上门排摸底数。就这样,她一个人挨家挨户敲开了邻居家的一扇扇大门,一遍遍告知封控信息,并让每户住户都扫码进入了自己新建的楼栋群……整整花了3个小时,终于将整栋楼的情况基本了解了个遍。这一举,也为后期封控期间的发放物资和核酸检测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在社区基层工作过5年的鲍玉婷,深知当前特殊情况下,楼内需要做的工作量非常大,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不能蛮干。于是,鲍玉婷尝试着在楼栋群里招贤纳士。可能是大家都愿意出一份力,可能是被鲍玉婷几天的举动感动了,很快,楼栋有22位邻居站出来,成为了楼栋内志愿者,与她并肩作战,共同守护家园。
从4月1日至今,鲍玉婷已经在“楼长”的岗位上连续工作25天了。如今,鲍玉婷对楼里的老人的情况排摸得非常清楚,哪些人没有手机,就帮着打印好核酸码;哪些人腿脚不便,需要上门核酸的,都牢记于心。楼里有一户的阿姨做过肾移植手术,封控多天后抗排异的药快没有了,鲍玉婷第一时间联系居委,这种抗排异药本区没有,因为是封控区又无法自行配药,她经过与镇防疫办多次沟通,最终由志愿者到仁济医院东院配到了救命药,虽然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最终化解了一场危机,她觉得比什么都值。
组织居民参加了16次核酸、每天马不停蹄发放抗原试剂、保障物资、团购菜品、配药……鲍玉婷说,这段日子的生活无比充实,大家配合得也越发默契顺利,对今后的生活充满希望。
但其实,鲍玉婷付出得艰辛远比大家想象的更多——爱人作为警察,一直在抗疫一线。家中没有老人帮衬,有两个男孩,大的面临中考,小的还在幼儿园。在妈妈忙的时候,懂事的哥哥一边上着网课,一边还要照顾着弟弟,带弟弟下楼核酸,将妈妈提前烧好的饭菜加热好端给弟弟……俨然一个有模有样的小大人了。大儿子的“突然长大”令鲍玉婷颇为心疼和感慨。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什么动力让你报名志愿者冲在社区一线呢?”鲍玉婷想了想,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在社区基层工作过,就想着在这个重要时刻,重新发挥下自己的经验,为社区做一点事吧!”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