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老师!”静安幼教人“出征”防疫一线
疫情当前,教育系统的广大教师奋战在线上和线下两个“战场”。特别是过去的一周,静安教育系统290余名志愿者,走下三尺讲台,褪去园丁外衣,义无返顾地投身抗疫战场,积极参与到静安各个社区集中管控筛查工作中。
其中,来自静安53所幼儿园的幼教老师们,更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亲和力,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温柔又坚定地安抚着居民的心、守护着现场秩序、完成了各项任务。
2岁娃哭闹不愿意检测?
“孩子王”一出马就搞定
3月18日晚,威海路幼儿园的老师夏青,正在江宁路街道一小区的核酸采样现场做志愿者。这时,检测队伍最前方有一位2岁多的外国小朋友因为害怕,始终躲在妈妈怀里不肯检测核酸。
“可能是看到孩子,职业病犯了。”夏青笑着回忆道,当时她就直接走到孩子面前进行安抚。俯身看到是外国小朋友,夏青就对着孩子哼唱起了英语歌《jingle bells》。“jingle bells,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听到熟悉的旋律,孩子立马就不挣扎了,瞪着大眼睛看着夏青。看到儿歌效果不错,夏青灵机一动,根据当下情况改编了一下歌曲,继续对着孩子唱了下去:“open your mouth,like a tiger……”一看到孩子听得正认真,也不像之前那么抗拒,妈妈立即抱着孩子凑近采样台,医生也迅速在孩子的嘴巴里进行采样,最终顺利完成了核酸检测。
就在夏青送完这对母子转身后,队伍里传来了稚嫩又熟悉得声音:“夏老师、夏老师,这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呀!”夏青一看,原来是自己幼儿园的孩子也在这个小区排队进行采样,正对着自己笑眯眯挥手呢。夏青没想到自己被防护服包裹的严严实实,还是被孩子们认出来了。“夏老师声音温温柔柔的,我一听就听出来了……”孩子颇为得意地回头对家长说道。
夏青说,当时挺感动的,也倍受鼓舞:“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就是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最温柔的声音与陌生的居民进行交流,时刻保持良好的志愿者服务形象,因为我们是幼儿教师。”
登记码扫码困难?
就地取材制作简易“暗箱”
3月15日深夜,教师志愿者们接到了支援大宁路街道核酸检测的工作任务。16日一大早,金鹭幼儿园的三位教师就来到了检测点集合,此时检测场地正在紧张的筹备中,物资也陆续送到检测点。“当天我们需要配合扫描居民的核酸检测登记码,提前一天我们就收到了扫码器的使用说明视频,并认真地进行了学习。”金鹭幼儿园园长苏丹介绍。
当天,阳光很强烈。苏丹和两位老师在等待中听到几位社区工作人员在嘀咕:“今天太阳那么大,就算居民们手机屏幕调到最亮,可能也挺难扫上码。”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何解决扫码慢的问题?这对动手能力超强的幼儿园老师们来说,并不是难事。老师唐艳琳立刻就地取材,和同伴们一起从小区物业收集了饮料纸箱,用美工刀裁成一半,封箱带裹上一圈,这样,一个简易的暗箱就制作好了。大家将手机放在暗箱里尝试了,效果不错,扫码很容易。
于是,三位老师继续合作,花了10分钟,另外两个暗箱也赶在居民们下楼排队做核酸采样之前完成了。
“这个东西老灵额,提高了扫码效率”“新式武器啊,这样一来排队也快乐……”采样现场,当居民们发现自己的手机放进这个暗箱后,基本都是一次扫码成功,纷纷夸起了志愿者们。
而三位老师们则表示:“身穿‘大白’一整天不停歇地进行志愿工作,其实挺辛苦的。但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将工作做细、做好。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发挥幼教老师的特长和力量,我们也很骄傲。
外国友人遇到问题?
流利英语尽显“国际范”
3月16日下午,余姚路幼儿园的老师傅佳妮江宁路街道一小区做志愿服务工作,现场协助居民申请、出示核酸检测登记码。
该小区外籍居民比较多,傅佳妮在工作中发现,有一个一家四口的外国家庭没有按照规则排队等候核酸检测,而是一直在队伍外徘徊。“他们一定是遇到问题想找人解决。”想到这里,傅佳妮快步走到这家人身边了解情况。“What can I do for you?”“Great! You can speak English!”当时,这个家庭里的外籍男子就兴奋地回答。
原来这家人都不会说中文,担心无法顺利完成核酸检测,所以才迟迟没有加入排队。在傅佳妮的帮助下,全家人凭借护照办理好相关手续,顺利完成核酸检测,并连连向她表示感谢。
“有时候实在听不懂,我就借用软件。办法总比困难多,让居民理解,让友人放心,检测一个也不能少。”傅佳妮说,当天有很多外籍居民都向她表示了感谢,“不会说中文的,就用英语说thanks。有会一点中文的,就会说‘谢谢’‘感谢’之类的,让我深切感受到大家彼此间的温暖。这次志愿服务,我很开心。”
(图片来源:由受访者提供)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