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婴远程治疗770公里外患者
■记者 王文瑛
“可以再靠近脐带插入处一些,那里血供比较丰富。”“把针稍微提一点点。”近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胎儿医学科远程医学中心内,一妇婴胎儿医学科主任、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孙路明紧盯着大屏幕上的B超投影,从容地指挥着。
距离上海770多公里外的福州市一间手术室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林娜在孙路明的“云上”手术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该院第一例“无心畸胎射频消融减胎术”。这场由5G技术赋能的手术,打破了时间、空间和专业学科的壁垒。孙路明介绍,手术台上的孕妇是位怀孕19周的双胎妈妈,不幸的是,肚子里的其中一个宝宝被诊断出患有罕见的胎儿疾病——双胎无心畸胎序列征。
简单来说,这位妈妈肚子里有一个无心畸胎儿,或虽有心脏但无功能,血液供应来自于另一个发育正常的胎儿,即“泵血儿”。这个“泵血儿”不仅需要满足自身血液循环的需要,还要承担“无心胎”的血液供应,导致其心脏负荷越来越大,最终发生心力衰竭。如果在产前未及时得到治疗,超过50%的“泵血儿”会发生围产儿死亡。此次沪闽医务人员合力完成的宫内手术,是在超声引导下通过射频消融技术,精准地凝固“无心胎”体内来自“泵血儿”的血管,阻断血液供应,从而将“泵血儿”的存活率提高到80%—90%。
由于病例罕见,目前国内仅有包括一妇婴在内的少数医院有能力对这类疾病在精准产前诊断的基础上开展宫内治疗。因此,多数患者往往需要辗转奔波,前往异地治疗。“虽然我们之前也做过射频消融减胎术,但运用在无心畸胎序列征的病例上还是第一次。”作为一妇婴胎儿医学科的合作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的多位医生曾赴一妇婴胎儿医学科进修学习,“今天采用‘云上’远程手术指导,效果很好。这种毫无延时的实时交流,给我们术者和患者都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感。”林娜说。
孙路明表示,这种基于“5G+人工智能”的新科技平台必将开创更多诊疗新模式:“以前我们也曾用过远程会议系统进行‘云上’诊断、指导,但画面模糊、网络延时,无法进行精确诊断,更谈不上指导宫内治疗。而这次高清的超声实时图像传输和全程无障碍沟通,让我如同置身于福州的手术室中一般。相信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完成更多种类的宫内手术。”
据了解,作为目前国内领先的产前诊断中心和胎儿宫内疾病治疗中心,2021年,一妇婴申报的《基于“5G+AI”应用的胎儿疾病精准产前诊断及干预平台的构建》,入围上海市及国家工信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孙路明坦言:“有了‘5G+AI’技术,可以对患者进行转诊前的预评估,由此实现疑难病例的精准转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而通过远程‘超声动态表型’采集结合基因型,更可以实现远程的产前精准诊断,并对经过我院规范培训的异地胎儿医学协作单位,进行远程宫内手术指导,从而帮助异地建立省级宫内治疗中心,减少病人的奔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