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打网游、“亲情”支付转资金?静安警方侦破新型网络诈骗案
近日,市民李女士向静安警方报案,称在网上被人以包月陪玩网游为由,开通第三方支付平台“亲情卡”功能后被骗6000多元。接到报案,静安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并很快锁定诈骗团伙,成功侦破了这起以包月陪打网游为幌子、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亲情卡”支付功能骗取账户资金的新型网络诈骗案,在安徽省亳州市抓获以张某为首的6名犯罪嫌疑人,涉及全国案件20余起,涉案金额10余万元。
民警了解到,李女士平时喜欢打网络游戏,还在一款游戏陪玩APP上做兼职。案发当天,她接到一单找游戏陪玩的订单,双方互加好友后,对方便提出要按月计费,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包月费用。随后,对方表示,为了方便结算,给李女士发送了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亲情卡”,设置金额为9500元,让李女士也同样设置。李女士按照要求照做后,很快发现自己账户余额陆续被“亲情卡”代付了6050元,于是在案发当天9月7日第一时间报案。
在查明该团伙的作案手段、层级架构及人员情况后,警方制定抓捕方案,组织警力奔赴安徽省亳州市实施抓捕,于9月19日成功抓获张某等犯罪嫌疑人6名,并扣押、冻结了用于作案的手机和相关银行账户。
经查,团伙成员在该款网游陪玩软件中将自己伪装成寻找游戏陪玩的客户,结识各种游戏主播后提出陪玩要求,当主播答应后,便提出以包月形式结算陪玩费用。由于陪玩软件仅能每局计算费用,无法包月,犯罪团伙就借机提出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结算,并以结算方便为由,诱骗被害人只要开通并相互绑定“亲情卡”,就可以自行从团伙成员账户内转账结算费用,无需经过对方的确认或授权。而实际上,犯罪团伙提供绑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内余额均为零。一旦被害人开通并绑定“亲情卡”功能,由于犯罪团伙的账户根本无钱可转,原本的双向转账就变成了犯罪团伙单方面调用被害人账户资金的单向通道,团伙成员会很快以小额免密的方式,将被害人账户内的余额分多次转走。此时,为了分散被害人的注意力,避免被害人发现账户余额发生变化,犯罪团伙在转账过程中,会邀请被害人进行语音通话或陪玩游戏。当完成转账流程后,团伙成员便会将被害人拉黑删除。
自今年7月至落网,这一犯罪团伙累计作案20余起,涉案金额10余万元。目前,张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指出,本案中,大多数被害人都是从事游戏主播、游戏陪玩等兼职的女性,犯罪团伙利用她们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亲情卡”相关功能缺乏了解和认知进行诈骗,据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关功能时,一定要谨慎,不要随意开通自己不熟悉的功能,如果确实有开通需要,一定要充分了解该功能的详细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