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生命线” 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解颈椎病患者病痛
随着电子产品和手机等广泛应用,颈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40-60岁发病率能达到15%-17%,甚至更高。颈椎作为连接头颅与躯干的“生命线”,有一种名叫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疾病需要市民特别注意,因为韧带骨化缓过程慢,患者早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等到疾病严重时,患者的救治难度增加不说,还会有瘫痪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近日,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就成功救治一例这样的病患。
从常州来上海求医的赵先生,半年前出现肩颈部疼痛,当时没有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先生不仅肩颈部的疼痛加剧,还出现了双脚无力,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行走都变得困难,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在就医过程中,医生给出了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建议。然而,辗转多家医院,他都被告知该疾病不易治愈、手术失败的风险很高,让他陷入了纠结之中,考虑再三,他决定积极治疗:“虽然手术可能会不成功,但如果不做手术,我的下半辈子都要在床上度过了,所以哪怕失败,我也要试一试!”
报着搏一搏的心态,赵先生来到了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骨二科就诊,入院后影像学检查报告显示,他第二到第七节颈椎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严重骨化,其中第二到第五节颈脊髓严重受压,使得患者除了左上肢外,右上肢和双下肢基本处于不能活动的状态,如果再不手术,病情继续发展,将面临全身瘫痪。
闸北中心医院骨二科从2018年底,就引进了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史建刚教授首创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前移(ACAF)技术”,对于类似赵先生这样颈椎管狭窄,伴有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病例,已经成功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尽管如此,赵先生的手术对于医生来说仍然是极大的挑战,为了保证手术能顺利完成,术前医院骨二科团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并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特别邀请了ACAF手术技术的创始人史建刚教授前来指导。经过4小时刀尖上的“功夫”,最终手术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经过手术后,赵先生原先麻木的肢体有了知觉,不需要搀扶就可以自行移动,双手握拳也更有力气,医生告诉他,随着术后的恢复,他就能站起来了,赵先生欣喜之余万分感动:,“感谢医生!”
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骨二科主任黄凯介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早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若不加以重视,骨化严重到一定程度引起颈椎管狭窄,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犹如安装在脖子上的“定时炸弹”,轻微的创伤即可引起颈脊髓损伤,导致四肢与躯干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瘫痪甚至危及生命。鉴于颈椎病治疗“哪里有压迫,就从哪里减压”的原则,手术减压是治疗该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前移(ACAF)技术”,兼具安全性及有效性,且手术难度大大降低,可以较好解决该疾病不易治愈、术后瘫痪的世界性医学难题。”
据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前移(ACAF)技术”,颠覆性的改变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外科治疗体系,2020年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