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艺术治疗”陪伴高中生幸福健康成长
■记者 顾武
记者日前在风华举行的2021年静安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展示交流活动上获悉,本区高中学校目前普遍运用心理学上“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技术,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领悟中提高人际交往及环境适应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高中生的普遍欢迎。
班会课更生动
“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可操作性很强,因此,区域一些高中学校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们积极合作交流,使其在主题班会上丰富呈现。民立中学的许多班级,从团队合作、自我悦纳、生涯发展这三个主题活动中,选择了适合各自的活动主题和形式,开展了相关主题班会。如在其中一个班级的主题班会“Me & We”中,学生先将代表自己颜色的彩纸撕成或剪成小纸片,然后以小组形式设计作品图案,并在卡纸上用各色纸片拼贴出小组作品,还为小组拼贴画命名并交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各小组的学生们通过系列活动感悟到:每一个“我”成就了“我们”,也只有在“我们”中,“我”才有更广阔的舞台、更丰富的意义、更充沛的力量。
同样,华东模范中学的心理活动也颇具特色。心理教师、班主任通力合作,挖掘“表达性艺术”中的疗愈资源,开展经典的曼陀罗、雕塑等“表达性艺术治疗”活动,尤其是学校高二年级的心理减压活动“那年我十七岁”,由政教主任牵头,各班班主任和年级组长都对同学们讲述自己十七岁时是如何应对压力的经历和经验,引起学生们的广泛共鸣,大家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感动。
活动更精彩
许多学校还将“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运用到校园活动之中。闸北八中心理教师团队根据幸福五要素的内涵,设计了一系列新颖有趣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幸福五要素,从而理解幸福可以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每个人都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从而激发了全校学生的热情参与。在“幸福井盖”活动中,学校共收集了50多张照片,约100多人进行打卡;在“幸福时刻”活动中,收集到了300多张账单,约200多位学生积极参与。
上海市第一中学各高中年级开展了“润美好”系列活动。如高一年级“拥抱美好:来自未来的明信片”和高二年级“品味美好:静静的小美好”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体验、沉浸“生活中的美好”,用积极、乐观的视角面对生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育才中学则推出了“核心素养‘小确行’”系列活动,以积极正向的微行动来引导、温润学生心灵。学校心理教师以征集产生的18个优秀的核心素养“小确行”创意为主题,邀请同学们参与海报艺术创作,将“小确行”创意视觉化。学生们在绘制海报过程中,充分表达自由和个性创造,形成了一套画面精美、立意优秀、创意突出的系列主题海报《小才微行记》,并经由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展示橱窗集中展示。
增进同伴间交流
一些学校还将“表达性艺术治疗”广泛运用到同伴交流活动之中。上海田家炳中学在心理活动中,吸纳了朋辈心理辅导员作为心理活动策划团队的成员,他们组织、策划、参与,思考、创造、行动,使各类心理活动有效地渗透到每个班级,走近每一个学生。
心理活动月期间,朋辈心理辅导员自主策划、编排,邀请150多名学生参与了“悦时光”板块的“加油·创意”视频录制,为参加高考的高三学子加油助威,视频文案融入积极心理学的语言、“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元素,既为高三学长学姐加油,鼓舞他人,又大大激励、振奋了自我,创意十足。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在心理主题游园会活动中,有心理学趣味图、心理挑战、心理仪器展示、心理实验、“许愿瓶”等12项特色活动供高中生体验。通过参与活动,每位同学不仅送出了祝福,也收到了其他同学的祝福,大家在各项有趣的心理活动中释放了压力,绽放了青春活力,并增进了友谊。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