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还是升学?毕业季将至,高校毕业生如何选择?
2021届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眼下毕业季即将到来,毕业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应届毕业生小周已经进入企业实习,今年她通过校园招聘,成功进入一家游戏发行公司,负责项目管理工作。目前,她已与公司签下三方协议,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待毕业之后,她便可以正式入职。
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基本确定。
就读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李志明毕业后将继续深造,目前他已成功保送四川大学,来自四川的他可以在离家更近的城市读书。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竞争力,也会高于本科毕业生。“三年以后还是会去打工。”他打趣地说道。
但并非所有毕业生都能够顺利工作或是升学。新传学院的夏雪同学目前在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实习,报考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她未能如愿,但却依然没有放弃。本科毕业后,她将辞去实习工作,回到家中全身心投入复习。“没有在顶尖院校读过书就进入社会,对我来说是件蛮遗憾的事,我所报考的专业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专业。”对于夏雪的决定,她的父母也给予了支持。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负责学生就业专职的金建国老师向记者介绍:“机自学院均为工科专业,就业机会较多。即使国企岗位数量下降,民企私企的人才需求依然在扩增。”对于机自学院来说,学生就业并不是困难问题。但是更高的薪资待遇,更有前景的行业方向,则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和实力进行匹配。
除了就业和升学,也有同学选择暂缓就业,通过延期毕业的方式,给自己更多时间去不同的公司实习。同样就读于机自学院的大四学生赵晨决定延期毕业一年,在此期间他计划积累更多的实习经历,通过工作经验加深对不同行业的了解。赵晨说:“我当前的实习方向是市场运营,我的毕业设计做的是大数据运营和后台维护,之后我也会去投递与我专业所学更贴近的实习岗位。”
新闻传播学院的彭红老师也介绍道,自3月起上海大学已开始举办各类招聘会。招聘会不仅面向2021届毕业生,同时也会向2022届同学提供实习岗位。在新传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已有近两成的同学通过考研和保研顺利升学。而受疫情影响,出国留学的同学也由2019届的三成下降至两成。在其余六成同学中,依然有不少人决定“二战”,继续备考研究生。彭老师说:“今年学院的考研成绩很好,部分同学考入北大、浙大、中传等院校。这对周围同学也产生了鼓舞,一些未能如愿升学的同学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学位。”
因整体就业形势受疫情影响,许多岗位开始放宽应届毕业生身份限制,这也使得暂缓就业的同学有了更多的择业时间和选择空间,分散了毕业季的就业压力。
上海电影学院同学小杨也即将毕业,目前他在一家新媒体行业公司担任视频摄制工作,毕业后他也将正式入职所实习公司。在之后的职业规划中,他计划报考事业单位。小杨向记者说:“我之后岗位目标还是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或是区融媒体中心,在专业对口的岗位继续做视频方向工作。 ”
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毕业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调整,灵活应对当前的就业环境。但这也需要毕业生秉持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新传学院彭老师介绍,“今年一位毕业年级同学,面试了一家顶尖互联网企业。这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凭借面试时的优异表现,被破格录用至营销策划岗位。后来我们了解到,他会为每一场面试做足功课,并总结面试经验。”
记者从上海大学“上大就业”公众号中了解到,学校已为毕业生发布了大量企业招聘信息,召开线上线下宣讲会和相关讲座。
“各个学院也会为同学联系各个企业和事业单位,我们也在与来到学院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为同学们争取更高薪资待遇。”彭老师说。
(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