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中学“3E”课程 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记者 顾武
利用历史人文、科学自然、行业主题等各类场馆资源,构筑“3E”课程体系(体验Experience、探究Exploration、浸润Exposure),从而培养青少年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向东中学这一“馆校深度合作”课程教学形式,令众多学生沉浸、陶醉其中。
向东中学原名南洋女子中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完全中学,该校从2018年起,不断拓展教育的广度,组织教师团队在对全市乃至全国各类博物馆、专业主题场馆进行遴选、分类的基础上,研发覆盖初中、高中学段的“3E”课程,然后将课堂搬进各类场馆,设计与课程匹配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开展学习体验、探索研究,进而掌握知识真谛。
校长告诉记者,该校独创的馆校合作型“3E”课程是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设置的,涵盖爱国荣校、民族传统、自然探究、艺术修养、人文历史、科学素养、生涯规划等七个方面。“3E”课程突出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互动性,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原理,以生动、直观、互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有效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开设‘3E’课程的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帮助学生‘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素养和能力。”
搭建自主实践学习平台
“3E”课程体系中的体验式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玩乐中,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如在“未来科学城”,学生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人工智能”探索活动:与机器人共舞、“博弈”棋技、制作无人驾驶的“避障小车”,开展垃圾分类编程、太空漫步等体验式活动。半天的活动,让学生们直呼“过瘾”,当活动临近尾声时,学生们手拿完成的研学任务单,充满成就感。
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在场馆课程学习实践中,学生们都要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完成一个类似于课堂学案的任务单。活动之后,对活动内容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做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探究,许多学生学会了批判质疑,理性思维,培育了科学精神。如学生们从航海博物馆中挖掘研究要素,从历史和科技角度去探寻中国造船业和历史的发展;在参观工匠馆之后,小组集体完成了“航天航空变迁背后的百年匠心”“从上海制造到上海智造”等有思想深度的研究小报告。
创设自主成长学习环境
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时,力求让学生在逼近真实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地完成知识的储备。如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教师围绕家国情怀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聆听专家解读井冈山精神、战地医院的革命故事;穿越火线等练兵团队训练;抬着担架重走红军路等,学生们通过逼真环境里的实践活动,不但磨炼了意志,而且有了“责任担当”的意识。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