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卖掉12万只青团!王家沙出“鲜”招了
■记者 彭旭卉
清明时节如果不吃上一口软软糯糯的青团,就会觉得这个春天少了些什么。近日,沪上青团的销售开始进入高峰。这几天,位于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总店,购买青团的队伍一直排到50米开外的南京西路石门一路路口。
“值得的、值得的,一年就吃一次,还是要到最传统的老字号来买,味道好。”排在队伍末尾的市民汪女士,手拿两只环保袋“有备而来”,准备多买一些回家送给家人,一起分享品尝。
“咸鲜口味”更受年轻人欢迎
“松茸虾笋?新口味啊,伐晓得好切伐?”市民汪女士在青团摊位上买了五盒传统口味的豆沙、马兰头青团后,想了想,又往袋子里添了一盒松茸虾笋口味的青团。“女儿喜欢吃鲜的东西,这个感觉蛮符合她的口味,而且现在的小囡总喜欢吃点特别的、之前没吃过的东西,所以先买一盒尝尝看,时令东西就是尝新、尝鲜嘛。”
记者向王家沙总店点心部部长姚建华了解到,汪女士所说的新款青团,正是今年王家沙经过数月反复打磨而成的新品——艾叶松茸虾笋青团。“新品的馅儿由松茸、竹笋、虾仁、香菇这4样东西结合起来,然后把它们包裹进用艾草汁制作的面皮里。这样的融合,让青团的整体口感清香、软糯、咸鲜。”姚建华介绍,对于这款青团,点心师傅们可谓是动足了脑筋,配方也是不断尝试、改进,经过了数十次的改良才最终确定下来。比如在馅料配置方面,姚建华介绍,目前正是春笋生长的季节,掐一点笋尖,除了能提鲜外,还能丰富整体的颗粒感、层次感;馅料里的虾仁,不是虾泥,而是整只虾仁一段二,确保每一只青团里都能尝到货真价实的大块虾肉。“配方真的是反复修改、反复调整……直到最后一刻,我们还尝试着往里面加了少许剁碎的绿叶菜,发现可以增加整体馅料的水分,吃起来的口感更加顺滑、不柴。”
目前这款松茸虾笋青团售价在7.5元一只,销量也逐日增加,这几天每天都卖出3000多只。姚建华发现,这款青团更受年轻消费者喜欢,“不少年轻消费者向我们反馈,说这款青团吃起来很鲜美,不会腻,已经有不少回头客了。”
加班加点备战“青团旺季”
除了新款青团外,王家沙其余传统口味的青团销量更是一路攀升。姚建华称,目前,王家沙总店的师傅们已经进入到了一年一度的“青团战备状态”了。“这几天总店的青团销量在4万只左右,但按照往年经验,清明节前一周正是销售最高峰。往年,我们卖得最好的几天,每天都要卖出10万—12万只青团。”
这几天,王家沙总店门口,一天比一天长的购买队伍也不断佐证了这一说法。不过,市民们也发现,队伍虽长,但排队时间却比想象中要短,目前一般控制在几十分钟就能买到了。而这,得益于师傅们起早摸黑地加班加点,以及包制速度的一再加快,确保了青团供货的充足,从而减少了市民们排队等候的时间。
“现在最早一批上班的师傅,是每天清晨4点到岗,第二批是5点,第三批是6点……4点这批员工基本上也要做到晚上7点左右,才能下班。”姚建华表示,销售最高峰还会再开设一个夜班,“等于是整合总店的全部力量,把其他岗位的师傅一起请过来支援青团组,到这个时候基本上要达到50个人同时包了。”
捏一块艾草面团,整理成圆形,摆上一个馅料,放在虎口上收口搓圆……中午时分,记者在王家沙总店三楼制作间看到,十多位点心师傅正站在一个个操作台前,埋头包制青团。据悉,为了减少市民等待时间,目前团队的每位师傅都已经练就了平均2到3秒包制一个青团的“超快手速”。一位师傅坦言,高强度的手工活儿和超长的工作时间,确实会比较累:“说实话,一整天站着,到了下半场确实挺累的。不过,我们王家沙做得最多的就是时令性、季节性产品,就得赶着这个点儿做,也都习惯了。市民们愿意吃、喜欢吃就好。”
无添加的原料,经过师傅们的纯手工包制,接着送入蒸箱、包装入盒……不多时,一批批新鲜出炉的青团就被工作人员送到了一楼的售卖柜台。而柜台的另一头,则是一批批等待多时的食客们,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盒盒清香软糯的青团,是一口口大好的春光,是一段段儿时的记忆,也是一种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悟。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