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中共静安区委关于制定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区政府制定了《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纲要(草案)》提出,到2035年,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成为上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新时代人民城市的标志性地区。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设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城区治理更加高效、文化魅力更加彰显、群众生活更加美好的“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率先实现高能级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位文化、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参与,基本建成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坚持“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同时,“一轴三带”也是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当前静安发展的重点区域仍然是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苏河湾滨水商务集聚带、中环两翼创新创意集聚带以及“三带”上的南京西路、苏河湾、大宁、市北四个核心功能区。要通过核心功能区的集聚发展、率先发展,引领带动全区整体提升、全面发展。
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纲要(草案)》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全力打造高能级服务,建设全球服务承载区。加快构筑发展战略新优势,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构的机遇,融入“五型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全球服务商计划”向纵深推进,吸引国内国际要素资源在静安高度集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格局。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第二,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创业活力区。建设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特色承载区。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巩固发展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等三大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数据智能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三个新兴产业、潜能产业,形成高端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三,深入推进高效能治理,建设现代治理标杆区。推进两张网建设,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突破口,提高城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努力打造“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建设美丽城区,,努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生态示范中心城区。努力打造安全发展示范城区。
第四,繁荣发展高品位文化,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区。全面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创新创造能力,推动静安成为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核心承载区。
第五,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生活实践区。打造高质量社区生活圈。提高社会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完成全部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成片成规模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推进老年友好城区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推进健康静安建设。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