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边的救护无处不在
■记者 王文瑛
上海的一名中学生在街头成功急救一名心梗老人而火爆网络,中学生熟练的救护技巧,并非偶然获得,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学习与训练。其实,市民可以在社区便利地接受到系统的培训和获取专业知识。近日,静安区新建成的曹家渡红十字服务总站正式揭牌,标志着静安区各街、镇红十字救护服务总站培训网基本建成。在总站里,居民经过系统培训,便可熟练操作技巧,当身边人出现危急情况,你就有可能成为那个救人于危难的“英雄”。
街镇专设模拟教室
救护技能公益培训
“两乳连线中心点的位置,左右双手交叉、双臂垂直,对准这个位置用力90度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5-6公分。计数,30次按压完成,我们要对他做人工呼吸了,做人工呼吸前,我们要判断口腔是否有异物。”
曹家渡街道红十字服务总站就设在曹家渡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内。站内设有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区、急救技能培训展示区、消防安全逃生区等,配有cpr心肺复苏模拟人、模拟消防灭火系统等学习教材,可以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系统直观地学到基本的急救技能和应急避险公共安全常识。
青年白领曲卿瑞认为,家门口设立这样的公众培训基地,对居民进行系统培训非常有必要:“每个人都会碰到紧急情况,像这里的心肺复苏、除颤、灭火、包扎、逃生等技能,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更容易去学习。”
静安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项目负责人姜明在授课中,指出了急救关键要素:“当你遇见不明原因倒地并失去意识的人,首先要做判断,争取在4-6分钟的时间内,给他做心肺复苏,按压的时候深度一定要保持在5-6公分,时间控制在15-18秒,做完30次的按压,然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确保心脏的供血及时供给脑部。若现场能找到AED除颤仪,最好是第一时间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按压的位置一旦出错,容易压断肋骨,造成病人的二次伤害,所以按压一定要第一时间确诊他的正确位置,这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病患的气道一定要畅通,让他尽可能地呼吸新鲜空气和氧气。
据了解,普通居民经过8课时的急救培训课程,就能掌握基本正确的救护技能,可以在他人施救时给予辅助。如果继续学满16课时课程,经过考核就能取得志愿救护员证书,当身边人出现危急情况便可进行急救。在施救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意外,施救人可以受到“好人法”免责保护。
所有学习课程和急救项目都对本区居民开放,居民随时可来观摩和学习,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据悉,各街镇的红十字服务总站也将围绕宣传教育、服务管理、培训演练、动员招募、筹资救助、指导监督”六大功能,积极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便民服务与宣传培训,努力打造“品牌特色有亮度、社区服务有温度”的红十字之家。
织密救护一张网
身边处处有保护
目前,全区14个街镇设有红十字急救培训点,13个街镇完成了红十字服务总站的建设。居民可以在各个街镇的培训站、点里报名,参加免费的培训课程。
静安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卢刚介绍:“静安区采取2+X的模式,红十字救护培训首先覆盖特别困难的家庭人员、一线工作者和学生,主要学习四种技术,如:心肺复苏技巧、AED身体自动除颤仪的技术、包扎、止血等可以用在平时实施急救的技能。”
静安区红十字会每年面向居民开设10000个免费培训指标,经过考核拿到证书的志愿者,可以随时随地救人。如果居民参加的是8小时普及培训,也会有普及证书,在专业人士的急救中,可以充当小帮手。
目前,静安区面对全区中小学生的救护培训,已经实现了全覆盖。针对高中学生,主要是8小时的急救培训,结合高一的军训,把这些救护培训纳入高中新生的训练中。针对初中生的培训,设立了4个小时的学时,结合生命健康教育内容,把急救知识融入教学课堂。针对小学生,主要是避险和逃生的知识,如学校的应急逃生演练。
而针对居民对防灾减灾的需求,静安区红十字会在此次疫情期间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云课堂+互动”的知识科普模式,宣传、普及红十字急救知识。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