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六项工艺榜上有名
■记者 邢蓓琳
经推荐、评审、审议等程序,市文旅局、市经信委拟定的第一批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拟入选项目名单于日前面向社会公示。拟入选项目分为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等14类,共63项。
静安区共有亨生奉帮裁缝技艺、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工艺、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艺、干肉制品加工技艺、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和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艺等六项工艺拟入选。
亨生奉帮裁缝技艺
“亨生”是上海西服业著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由奉帮裁缝徐继生在1929年创立。亨生因曾对中山装进行改良和独创的修身裹袖、时尚挺括的奉帮亨生造型而闻名沪上,是上海滩奉帮最著名的店家之一。
亨生奉帮手工技艺在制作中讲究“四功”(刀功、车功、手功、烫功)、“九势”(胁势、胖势、窝势、戤势、凹势、翘势、剩势、圆势、弯势),其服装的特点可以用“十六个字”(平、服、顺、直、圆、登、挺、满、薄、松、匀、软、活、轻、窝、戤)概括,既是实用服装又堪称工艺品。亨生奉帮裁缝技艺是“奉帮裁缝”的精华和代表,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2011年,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工艺
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技艺是川扬菜点中烹饪技艺的典型代表。绿杨村酒家创建于1936年,迄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川菜自古讲究五味调和,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淮扬菜讲究原汁原味,擅长调汤,精于造型;绿杨村的川扬菜肴和淮扬细点的制作技艺兼取两者之长,使之相互交融、相互补充,其工序的细腻程度以及原料、调料、火候等诸多因素的掌控都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是中式烹饪技艺的杰出代表。
2007年6月,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工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艺
王家沙点心店初创于1945年,迄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王家沙以上海特色点心为基础,形成了汤团、八宝饭、青团、小笼、馄饨、面、糕团、月饼八大系列。
王家沙的美食产品定位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迁,二十四节气,用中华传统文化来打造。青团、月饼、粽子等节令品种更是屡获“中华名小吃”“上海名点”等荣誉。
2007年6月,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干肉制品加工技艺
立丰的干肉制品加工技艺,由粤籍商人陈光发于1907年首创,以粤式食品制作工艺为起源,至今已有110年,历经六代传人。
该制作技艺通过“腌、烧、煮、煸、煨、炒、烘、翻、窝”等工序,既保证了产品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又富有多种口感。“立丰牌”牛肉干素有上海“牛肉干大王”之美誉。
2019年4月,干肉制品加工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
上海凯司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28年,是上海西点行业中著名的老字号企业,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蛋糕手工技艺。
凯司令的蛋糕制作工艺包括选料、配料、搅拌、烘烤、制坯、制作奶油膏、糕坯分层、抹坯、裱花、写字、装饰等多道工序,将中华传统文化和西点制作技法相融合,制成的蛋糕口感:内质细腻,富有弹性,夹层均匀,口感油润,奶香浓郁;其造型:线条精细流畅,图案美观、造型逼真、文字清晰,蕴含浓厚的生活情趣。
2007年6月,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艺
“雷允上”品牌,始创于康熙元年(1662),被誉为沪上“四大国药老字号”之一。300多年来,雷允上的膏方制作等传统技艺以前店后工场形式代代传承,并以企业标准《膏方定制技术标准》形式纳入现代化管理。
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艺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讲究用药道地,精益求精。雷允上中药饮片均优选品质佳、疗效好的道地药材。二是对制膏场地、设施设备、人员要求严格。专门定做铜锅用于浓缩和收膏。制膏传承人对药性的掌握、火候的把捏恰到好处,膏体成色、“挂旗”等经验都依靠口耳相传、实践演示。三是遵循传统,精工艺,细制作。
2019年4月,雷允上膏方制作技艺项目被静安区命名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