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北路“吴掌柜”: 阅读建筑是好玩又愉快的事
■记者 邢蓓琳
国庆假期里,吴斐和往常一样,上午十点准时出现在陕西北路600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向推门而入的市民、游客或是介绍陕西北路的历史,或是一起聊聊这条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人文轶事。
在媒体工作20年,又在企业工作将近20年,吴斐如今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负责人,也是一位文化志愿者,有着一个好玩又好听的名号:陕西北路“吴掌柜”。今年上海旅游节期间,吴斐又多了一个身份:静安区“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
很开心,
听“原住民”讲老街故事
在吴斐看来,记载着城市历史和变迁的老马路、老弄堂、老建筑远比高楼大厦有价值,因为它们都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不可复制、无法再生。2017年,吴斐开始负责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渐渐地遇到了许多有着类似想法的人。
很多人走进咨询中心,和吴斐相识后,就成了知交好友。80多岁的杜先生,从小就住在陕西北路上的太平花园。一次,老人偶然走进展示中心,和吴斐聊起了陕西北路,还把记忆中的街区细节画出来,讲述了很多经历。自此,每次路过展示中心,杜先生一定会进来聊一会儿。
和杜先生一样,顾越敏和陕西北路也是一辈子的“牵绊”,一直都特别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来更深入研究、挖掘这条路的故事。顾越敏告诉记者,每次和吴斐聊起陕西北路是怎么来的、经历过什么事情、沿线住宅后面藏着些什么样的人物历史文化,两个人都能说很久,对于陕西北路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深刻。
在走进展示咨询中心的人群中,吴斐也特别喜欢听陕西北路的“原住民”们讲这条路、路上那些建筑的故事。在吴斐看来,这些人都是珍贵的“活史料”,知道许多比历史文献更生动、更鲜活的历史。听他们讲故事,就仿佛打开了一扇了解陕西北路历史的新“窗口”。
很幸运,
陕西北路保留了“原汁原味”
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南起巨鹿路、北至新闸路,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老马路,沿街拥有西摩会堂、何东公馆、华业公寓、马勒别墅等21处优秀历史建筑、名人名居和文物保护建筑,居住过众多在近代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政治人物、富商巨贾,是老上海大名鼎鼎的“洋人街”“名人街”。
近年来,在静安区文旅局的努力下,一些老建筑的大门打开,市民得以通过组团参观的方式,由专人带队,深入了解老街区和老建筑。吴斐也经常带队参观,与游客一边走,一边沿途讲述陕西北路的建筑故事、家族轶事、历史钩沉。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也成为“阅读”建筑的空间,一楼展厅挂着20多幅陕西北路的优秀历史建筑图片。游客只要扫一扫二维码,便能了解其“前世今生”。
大部分路段都还保持着一百年来的路宽、成荫绿树掩映着一幢幢百年老建筑、紧邻南京西路商圈却还保留着石库门、民居、学校、教堂、出版社,甚至是建筑限高,这些都让陕西北路的“原汁原味”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下来,而这也是陕西北路宝贵而幸运的地方。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很好玩,
吸引游客深度“阅读”建筑
对于“建筑可阅读”,吴斐有着自己的理解。“一方面,陕西北路有很多的百年建筑,本身也是百年老街,这些本身都是有价值的,承载了上海城市的历史和变迁,另一方面,‘阅读’这两个字也是有讲究的,不只是到此一游,打卡拍照,而是通过深入专业的讲解,更加热爱城市,珍惜城市的历史。”吴斐告诉记者,“阅读”建筑就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积累和传承。
为了激发市民“阅读”建筑的兴趣,吴斐积极创新,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高手”带领市民游客,用速写、雕版木刻、拓印、寻找“气味”等时尚又好玩的方式来“阅读”建筑。
采访中,吴斐也多次表示,带领更多人参与“建筑可阅读”活动,寻访和发现老建筑中蕴藏的故事,其实也是自己了解城市的一种方式。“‘阅读’建筑就是一件自己觉得好玩又愉快的事情,当然如果有更多人一起做这件事,一定会更加好玩。”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