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战疫 汗水中坚守——致敬境外回沪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测点的他们
35度的高温、密不透风的隔离服、持续的工作时间……在静安区最大的境外回沪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测点,有这样一群“白衣战士”,他们在高温酷暑下工作,隔离服内的温度达到40度是常态。长时间的工作中,他们既要与病毒战斗,还要将关怀送到隔离人员的心中。对他们来说,“贴心、爱心、细心、尽心、耐心”的“五心”服务,是战疫工作的服务标准,也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支持。
“5+2”, 24小时坚守不懈怠
静安区最大的境外回沪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测点,是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医护人员战疫的主战场。由于隔离观察点的接待大堂不允许使用中央空调,大堂的门窗必须全天候敞开,高温天里,室内温度不仅没有下降,甚至比户外还要闷热。而医护人员,每天24小时的工作就从这里开始。
在这里,医护人员需要三班倒,每个班8小时,但有时遇到人员集中入住,刚准备下班的他们,便又会穿上防护服继续工作。每当遇到恶劣天气或突发情况,航班就会在某个时间段集中落地,最近就因为暴雨的关系,有七十多人先后聚集在了晚饭的时间办理入住。如果按照日常工作模式,最后一辆大巴车到达隔离点后,至少需要3-4个小时后旅客才能下车。这对于已经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经历了十几个小时回国旅程的人员,无疑增加了感染风险。为此,领队徐冰立即启动应急方案,紧急通知已连续工作8小时的夜班人员延迟下班一小时,中班提前一小时接班,同时安排信息组、医师助理与登记组队员共同组成机动班,保证大厅有3名工作人员能同时快速协助办理客人登记入住,并与区疾控中心协商最佳消毒方案。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虽然让医护人员劳累不已,但却保证了新入住客人顺利吃上抵达上海的第一顿晚餐。
送关怀,“五心”服务暖人心
隔离人员进入隔离点的流程必须经过政策宣讲、体温测量、填写表格、消毒后才可以登记入住,每个人至少要十几分钟才能完成流程,遇到大客流时,旅客等待时间会更长。很多时候客人会因为不耐烦而出现言语偏激的行为,又会拖慢办理的速度。
为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将办理入驻前的政策宣讲、体温测量、信息表的工作前移到了车厢里开展,这样可以集中宣讲、集中填表、快速测量体温,减少等候的时间,但自身却增加了贴近病毒的风险。带着N95口罩和眼罩、穿着密闭的防护服,橡胶手套里的手指在汗水里浸着,热、闷、如厕不方便.....还要不停地说话,这成了隔离点医护人员们的工作常态。
“铃铃铃……”电话铃响起,里面传来焦急的声音:“我爱人洗漱后突然反应迟钝、双腿无力,无法行走,瘫倒在床上了……”在岗的叶荣菊了解情况后,随即启动医疗应急预案,拨打120急救电话,带上急救用品,穿好二级防护服进入房间判断病情。而此时,新的一批入境人员到达隔离点正在办理入住手续,大厅值班医务人员黄东洋接到指令,做好救护车转运时大厅人员管理和消毒协调工作,避免两批人员对冲。及时的医疗救护,让这起隔离期的突发事件转危为安,病患也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医生,快去看看我女朋友吧,她可能会在房间里自杀”,来自美国的越洋电话接进了隔离点的前台。医护人员二话不说立即去敲门,一名女性隔离人员,因为跟男朋友的情感问题,进入隔离点一直情绪不稳。“你的男朋友跟我们说,他已经后悔了,你们因为疫情不能见面沟通,等见面了好好聊”。虽说是14天的隔离期,女孩已经有多次自杀倾向,隔离点的9名医护人员都有这样的经历,穿着密封发防护服,在密不透风的走廊里,不停地隔着门开解她,有时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我就在你门口站着,如果你有什么需要你可以隔着门跟我说”。就是这样的暖心服务,不断安抚着女孩的心,让她安然度过了隔离期。
“我们是一家人,必须一起隔离,不分开”。来自美国的一家三口非要全家一起隔离,经过医护人员苦口婆心地政策宣讲和普及,一家三口勉强同意按照规定,母亲和幼儿一起住,父亲单独隔离,没想到却救了这一家人,因为父亲身上潜伏的新冠病毒在隔离期发作了。这个案例也成为了之后家庭隔离群体的活教材,得到了隔离人员的支持,工作也越加顺畅、高效。
践誓言,持续坚守战疫情
身披“白色战甲”,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与被隔离者近距离接触,与病毒无缝抗争,只为早日完成抗疫任务。在静安区,与第四康复医院医护人员一起战斗的还有静安区疾控中心、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彭铺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惠医院等静安区11家医疗单位的202名医务人员,他们轮班在集中隔离观察点坚守防疫前线,面对艰苦环境、繁重工作和抱怨牢骚,他们的坚守令人动容,一声声“谢谢”、“您辛苦了”,让大家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们会像钉子一样钉牢坚守住防疫岗位,为上海全面实现复工产复产、早日战胜病毒、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是大家用行动来践行的誓言。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