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湿 轻松“梅”烦恼
“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季节,前一刻还在为烈日暴晒叫苦不迭,下一刻就遭遇突如其来的暴雨浇头。民谚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在潮湿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较易繁殖,加上皮肤排汗不畅,手足癣、荨麻疹、皮炎湿疹等皮肤病较为高发。怎么做才能摆脱一身“梅味”,让人轻松“梅”烦恼呢?
中药化湿,疗效独特
每到梅雨季节,特别容易出现食欲下降,同时还会有肢体困乏、大便粘滞,甚者出现湿疹、关节肿痛等症状。
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喜燥而恶湿,爱暖而悦芳香,易为湿邪所困,湿困脾胃(又称湿阻中焦)则脾胃功能失常。化湿药,大多为芳香类药物,能宣化湿浊,祛湿辟秽,醒悦脾胃而使脾运复健。另外,民间流行的挂菖蒲、艾草,薰苍术、白芷,佩戴香囊等习俗也由此而来。
如果由于湿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还是需要及时就医的。中医对于湿证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如“辛温化湿、苦味燥湿、淡渗利湿”等,对于常见的头身困重、纳谷不香、湿疹、水肿、关节肿痛等均有一定疗效。
食物易霉,不能马虎
梅雨季节,天气潮湿,食物很容易发霉变质。即便是把食物放进冰箱冷藏,“霉变”还是防不胜防。所以大家每餐饭都不要做太多,尽量吃当天的新鲜食物。冰箱也不是万能的,要定期清点存放的食物,定期清理和清洗消毒。干货等食物可以置于密封的容器内保存,米、面等粮食制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处。
家居通风,保持干燥
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遇到天气过于潮湿时,室内门窗不宜多开,中午时候空气湿度处在最高值也不要开窗通风,以减少水汽进入室内。应在下午或傍晚,气候相对干燥的时候,开窗调节室内空气。如果衣服洗完,晒不到太阳,可以使用烘干或者吹风机吹干等方式。
静安区中医医院
相关文档
看过此文章的人还看了
猜您喜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