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入轿厢 电梯就停运
■记者 邢蓓琳
电动车推进楼道进行充电,就像是潜伏在居民身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一枚“炸弹”。为了解决这一安全隐患,彭浦新村街道于今年8月,在保德路831弄的保平小区3号楼试点安装“电梯阻车智能设备”,试运行至今获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一旦居民推着电动车进入电梯轿厢,这项“高科技”就会发出“消防条例规定,电梯禁止电动车上楼”的提示音,电梯也立即停运。只有电动车退出轿厢,电梯才会恢复正常运行。
全天候阻止电动车上楼
家住3号楼8楼的胡先生指着电梯轿厢入口处一块长1米,宽30厘米的感应板告诉记者,这就是能够阻止电动车上楼的“秘密武器”。“以前居民们都图方便,把电动车停在楼道里充电,不仅大家走路不方便,还容易引发火灾。自从用上这套设备,楼道里看不到一辆电动车,不仅楼道变宽敞了,也不用再担心因为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心里特别踏实,其他楼道的居民都很羡慕我们。”说起让电梯对电动车一律“拒载”的新设备以及因此带来的居住环境改善,胡先生就乐个不停。
据“电梯阻车智能设备”研发人员介绍,该装置通过内设的精密感应装置来判断该物体是不是电动车。“如果经过的物体大于25公斤,且是单轮胎经过,就可以初步判定为电动车。另外,感应板底部还装有磁感应装置,一旦识别到金属,也会进一步确认经过物体是电动车。只要判断是电动车,就会触发警报系统,在发出提示音的同时,控制电梯暂时停止运营。”该工作人员还表示,针对试运行期间发现的“误报”情况,企业正在不断调试和升级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社区自治”找到新突破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彭浦新村街道此次引入“电梯阻车智能设备”,不仅实现了运用科技手段预防火灾,还意外地为“社区自治”找到一个全新的突破口。
保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聿星告诉记者,对于将电动车推进电梯带上楼,在楼道里充电的现象,居民们深恶痛绝。虽然居委会、物业多次整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当楼组长挨家挨户地上门征询居民们对“是否安装感应器阻止电动车上楼”的意见时,3号楼104户居民绝大多数都同意安装。
张聿星还介绍说,“电梯阻车智能设备”试点近4个月以来,楼道内的居民已经从一开始碍于面子“不得不配合”,逐渐养成了“非机动车入库”的习惯。楼道内不仅看不到电动车,就连自行车和公共部位堆物也基本消失了。“现在居民们都觉得,楼道是我们自己的楼道,安全了还要做到清洁。大家现在正计划怎么样让楼道更美丽。”张聿星对于“高科技”带来的“社区自治”新局面尤为欣喜。
据悉,为了进一步鼓励居民“停车入库”,小区物业还计划取消地下车库的停车费,并降低车库内非机动车的充电费用。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