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后的心愿”静安64岁老人临终无偿捐献眼角膜
他走了,无数人被他生前的举动捐献遗体所感动,闻者无不伸出大拇指点赞,夸上一番,还有不少人热泪盈眶,潸然泪下,希望他一路走好,在“那头”不再被病魔所折磨而痛苦。他是阳曲路570弄小区居民毛振荣。
毛振荣,中等个子,体型偏瘦,待人接物和蔼,为人厚道实在。十年前,他因病住院,当时他萌发了一个想法:如果疾病不能治愈,就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于是,毛振荣悄悄地来到中华新路469号的上海市红十字会作了登记,让生命因捐献而美丽,让他人得到眼角膜重见光明,让医科大学从遗体解剖上发现病源起因和治疗方法,让更多人得到医治,延年益寿。也许,老天爷被他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大无畏举动所感化,一时还不想“收留”他,让他多活了十多年。
2018 年,毛振荣胆囊癌复发,他再次要求将遗体(角膜)捐献向上海市红十字会,向家人提出想要兑现承诺。捐献遗体不是一件小事,光本人同意不行,还要子女、妻子(即捐献遗体的执行人)同意。当妻子得知毛振荣要捐献遗体,说啥都不舍得:“因为,我们夫妻一场,很有感情,健在是夫妻,来世还做夫妻。”毛振荣听后做了妻子的工作:“只要心中互相有对方,即是我先走一步,我会在那里祈祷上帝保佑您健健康康。世上没有不死的人,万一你也去了那里,我们仍然是一对恩爱夫妻,你就答应我吧。”妻子自知拗不过他,也是为了他能一路走好。于是就答应了毛振荣的心愿。毛振荣还有一点点不放心,请阳曲路570弄居委会主任胡冬梅在上海市红十字会复旦大学遗体接受站做了遗体见证人。并在《上海市遗体(角膜)捐献登记确认函》上签字画押“不要骨灰”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其实,按规定二年半后可以与接受单位联系领取骨灰事宜的。
此事一旦决定下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毛振荣三个同胞弟弟也有不同的想法,不但责怪其兄不应作出这样“草率”的决定,还误解了嫂嫂。这时,毛振荣将捐献遗体“利国利民,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的道理不厌其烦地向三个弟弟进行叙述和解释,最终得到他们理解,使之冰释前嫌,同意其兄捐献遗体,同意其兄之子和嫂嫂为捐献其兄遗体的第一执行人和第二执行人。
值得一提的是,阳曲路570弄小区已有数位居民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向毛振荣学习,百年后也将遗体捐献给国家。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