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创意教育”催生大批未来科创之星
■记者 顾武
本报讯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评定并命名首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凭借学生申报专利595项、且其中300余项获国家知识产权机构授权、22项获国家级奖项,以及学生知识产权教育普及率达九成等骄人业绩,名列其中,为上海和静安赢得了殊荣。
组建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团队
七一中学校长周筠告诉记者,该校是从2006年起将知识产权教育列为学校开展“创意教育”、培养学生科创素养的重要工作全面推进的。为推动知识产权知识教育教学,该校着力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师资队伍。学校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意教育新探索与实践》的校本研修,并编写了《知识产权教育校本研修资料汇集》,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读本。同时,邀请知识产权培训机构以及专利代理公司的专家对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在每年科技节活动时,邀请专利事务所的专业人员和静安区专利局的老师到学校为师生作专利申报讲座。此外,学校还安排知识产权教育专职教师外出学习规范专利申报程序和操作流程,为教师报考专利代理资格提供支持。
开发知识产权创意创新课程
该校将知识产权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编写了《知识产权教育》学生通识读本,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通识教育。学校还自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始,陆续开设了《创新3D打印》《益生菌的应用》《太阳能发电科普与创新》和《简易空气净化器制作及性能评价》等科创“种子”课程,帮助学习开展发明创造。同时,该校还以“OM”的“合作、探索、创意”理念,在高中开设了《异想天开创奇迹》课程,在初中开设了《奇思妙想我能行》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宇宙空间、绿色环保、生物信息、工程设计等。此外,学校还与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合作,开设了知识产权与竞争课程,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助推力,进而提升知识产权教育的意识。
整合资源培育学生科创素养
在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该校还依托同济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同济“建造节”活动,聘请同济大学教师为学生开设课程。学校还与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东华大学理学院对接,设立创新实践点,学生在教授们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的研究。学校请区环保局工程师指导学生深入静安区的建筑工地、交通要道、单位等地,调查建筑施工的粉尘污染、观测交通流量、了解企事业锅炉的固定污染源情况,对静安区周边的大气开展全面调查,既为静安环保工作“站岗放哨”,也为形成学校创意资源库“积蓄能量”。学校还与市、区知识产权专利局专家合作,每年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展示活动,通过专家的指导点评,使学生不仅提高了创意技能,同时开阔了眼界,明确了社会责任。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