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党课“小载体” 价值引领“大舞台”
口述: 潘枝青
潘枝青,1960年10月生。曾担任闸北区委党校副校长、闸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和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并曾受聘中共上海市委讲师团讲师、东方讲坛讲师。2008年至2017年,潘枝青担任闸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和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静安区委第二巡察组组长、上海凯成控股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潘枝青全面筹划、组织每年度微型党课等区域性党员教育和群众性宣传活动,为微型党课活动传承发展、创新探索等作出了贡献。
二十多年来,静安区各级党组织坚持培育“微型党课”品牌,在党员教育、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等领域创新运用,使微型党课真正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先进课堂,影响力与日俱增。历年来先后有4000多人登上讲台,受众达20多万人次。
细微之处见时代
“微型党课”是以党支部或党小组进行党员教育的一种形式,通常由一个或者数个党员围绕同一个主题,正确阐述、透彻讲解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将“微型党课”归纳为:小的载体、大的舞台,这既是我个人的一种感悟,也是自己对微型党课的功能、定位和存在价值的一种理解。
“微型党课”,有时又称为“微党课”,“微”字从某种角度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个快节奏而极富变化色彩的时代,众多“微”而“小”的事物匆匆而过,但唯有尽管微小而又有特色的东西才有生命力,区委宣传部能够连续25年开展“微型党课”活动,再次印证了我的这一观点。“微型党课”,顾名思义是一项侧重于思想教育的活动,是我们全区各级基层党组织进行党员教育、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的品牌项目。
关于“微型党课”活动的起点考证。有两件事情给我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情,2013年,我曾参与策划了一个“20年,我们一起走过”活动,纪念“微型党课”创建20周年。我们从网络上找到了1998年第十一期《上海支部生活》杂志的一份长篇报道电子稿,题目《微型党课展英姿》,这篇报道表述区委宣传部从5年来开展“微型党课”数百篇讲稿中遴选出79篇材料,汇编成《微型党课》一书讲起。时任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中央党校副校长杨春贵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炳华分别为该书扉页题了词。第二件事情,也是在2013年,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从1994年《闸北报》合订本中查找到当年12月举办首届“微型党课”活动的新闻报道。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微型党课”诞生于1994年。
当时正处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上海改革开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化样”等宏大背景,思想解放的氛围特别浓厚。区委宣传部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单位传统型的党课基本由领导干部主讲,讲课内容理论上求全,较少触及大家思想认识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讲课时间拉得较长,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条件下快节奏的特点,以及党员流动性、分散性等客观变化。现实环境要求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摒弃“说教”模式,形式上应冲破“自上而下”的格局,实施中要体现“互动参与”和“自我教育”的特点。在讨论中,“微型小说”形式给大家很大的启发。有同志提出:“微型小说”以其短小、活泼、灵活的文学形式,描绘大千世界中的某一现象,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以小见大的形式深受读者欢迎。小说可以搞微型,那么党课教育形式上是否也可以搞“微型”呢?于是“微型党课”的名称项目应运而生。在探讨微型党课表现形式上,当时社会上“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活动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影响。把演讲方式“移植”到微型党课中,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感召听众的演讲方式,把党课内容转化为受众身边普通人的事例和情感,将使党员教育的内容充满细节和温情,思想冲击力得以充分表达和诠释。这些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理想信念强基因
党课,是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微型党课与各种党课相同之处,在于始终强调“姓党”、“重课”的特质,理想信念始终是微型党课贯穿其中的灵魂和基因。微型党课每年优秀征文集的首要篇章始终是“理想信念篇”章节。微型党课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如“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春天的誓言——来自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报告”、“创先争优谋跨越,奋发有为作表率”、“梦想的力量”、“旗帜·风采”、“信念标杆·光荣力量”和“忠诚·品质”等,将党组织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主旋律要求通过时代特色语言予以演绎。党课的生命力要与时俱进,随着形势、任务和对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完善。
“微型党课”与其他党课有区别:
第一是短小精悍。微型党课的一个优势在于时间短,每个宣讲者时间仅6至8分钟,60分钟微型党课将有7到10人参与的“密度”效应。微型党课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口子小,以小见大,把“小切口”与“大主题”相结合,把“讲故事”与“学理论”相结合,把“讲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不同角度、众多事例充分挖掘了每次党课主题的精度和广度。我记得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党员教师丁炜“以三封信的回想”为题,叙述了自己关爱受伤学生,做轻度自闭症孩子家长精神支柱,言传身教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三个片段,回答了自己对于新时代党员标杆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解读。三封信折射三个人生片段,短小却丰满,平凡却动人。
第二是大众视野。微型党课演讲不是大型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它所表达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要事”,而是发生在普通党员身边的生活“小事”、“微事”,宣讲的是身边人朴素事,宣讲的是身边团队平凡事,宣讲的是本人真情感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起。讲课者讲自己的话,讲幽默的话,讲群众的话,让先进性思想走近大众,在实例中得到诠释。我记得公安分局的姜开源以《小山东的魔都成长故事》为题,讲述了自己用情用法用智参与交通大整治的经历,按照处理难度的“琅玡排行榜”、违章司机口中的“小山东”绰号,生活情景化的表达,年轻共产党人的成长故事不时引发观众的笑声。
第三是开放程度。微型党课早期,主讲者主要是领导干部和党务专职干部,他们理论功底强,对政策和区域发展的情况掌握得也比较好,但整体上缺了些鲜活的东西,与普通党员有一定“距离感”。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如今90%以上宣讲者都是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普通党员,他们不限资历深浅,只要有思想、有见解、有感悟,就可登上微型党课的讲坛进行讲课,人人都是学员,人人都是教员。久隆模范中学吴玮书记对微型党课颇有心得,上世纪90年代她曾参加微型党课征文和演讲比赛,并曾获得一等奖。而今,她所带教的见习期党员新教师小莫,在吴玮积极的鼓励下也勇敢地走上了微型党课的讲坛。吴玮说,上台讲党课,不仅仅是教育别人,更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历练。
推陈出新显活力
微型党课活动年年有主题,活动不断有创新活力。在我印象中最深的,有四个标志性年份事件。
第一,是2006年。当年的微型党课搭建了更大的舞台,走出区域走向了全市。时年的微型党课活动由区委和《上海支部生活》编辑部共同主办,党报、党刊都刊发了《关于微型党课征文和演讲比赛的启事》和消息,对当时在总结提炼和集中展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拓展了微型党课活动的深度,也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影响。这种合作模式,坚持了好多年。2008年,华东政法学院的一位青年党员学生毕业前夕参加了微型党课,初赛连同决赛,父母全程拿着相机激动地说,要留下女儿人生成长中有意义的记录片段。
第二,是2012年。当年的6月,我们举办了“苏河湾杯”首届长三角地区微型党课邀请赛并开设党员教育论坛,使“微型党课”项目的辐射面走向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出席论坛并作现场点评。邀请赛主要包括微型党课演讲比赛、党员教育论坛等系列活动。来自沪浙苏三地的10位选手,围绕“旗帜·风采”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展开竞技,各种别具风格的微型党课示范演绎,党性教育、典型宣传和思想感悟等魅力诠释,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在以“不断保持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题的党员教育论坛上,大家交流和研讨了彼此在创新党员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第三,是2014年。2014年区委与市党史办、市委宣传部合作,举办了以“见微知著”为主题的上海市首届微党课大赛,这一活动决赛由区委宣传部和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承办。比赛中,每位选手分别通过朗诵《优秀共产党员小传》和微党课展示两个环节。由此为契机,我们的“微型党课”活动在充分发挥中共二大纪念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上又有了新的探索,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具形式丰富。近年来,我们在“微型党课”演讲决赛序场中,参照安排设计了决赛选手“我欣赏的名人格言”朗读共享环节,既是比赛氛围的一种“情景烘托”,更是价值引领的一种“润物细无声”。
第四,是2016年。原闸北、静安“撤二建一”之后,区委宣传部发挥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作用,举办了以“信念标杆·光荣力量”为主题的2016年度静安区微型党课活动。区委书记、副书记等领导出席了微型党课演讲决赛现场,并对活动予以了高度评价。当年6月,在由上海市委党校、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市委党校第三分校、《上海支部生活》杂志社联合发起的“上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基层案例”评选中,静安区微型党课项目荣获优秀十佳案例之首的荣誉。至此,微型党课活动在新静安有了新的发展活力、新的传承生命力和新的社会影响力。
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25年来,静安区各级党组织坚持运用“微型党课”品牌,不断传承和创新在党员教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功能、思路和举措,形成了“以小见大”、“微中求精”、“身边人宣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学习身边人精神”等特色,历年来先后有5000多人次登上讲台,受众达20多万人次。
第一,改变了自上而下单向授课的模式。参与微型党课活动,使普通党员由过去的“听众”成为现在的“主讲”,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实现了“要我受教育”到“我要受教育”的思想质变。角色的根本性变化,激发了他们自觉参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巨大热情。区委党校龚辰滢在微型党课演讲中,非常形象地将党员的所作所为比作“针”——做一枚理想信念指向坚定的“磁针”、干事创业永不停歇的“秒针”、勇于担当敢于碰硬的“撞针”。真挚的话语向大家表达了个人学习感悟,贴切地比喻了当代党员所应当具备的党性要求。
第二,创新了普通党员自我教育的渠道。每一次备课,每一次演讲,不仅仅教育他人,更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提升。微型党课一方面成为党内活动增强互动的载体,彰显了宣传力和凝聚力不断“放大”效应,另一方面每位主讲者备课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过程,先进者优秀事迹也是自我严以修身的参照。参加微型党课演讲的退休党员梁有庆对此颇有感触,为讲好大宁路505弄居委会“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他多次前往该书记所在社区进行实地探访,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在决赛现场,老同志朴实无华但充满真情实感的演讲赢得了满堂彩。事后,梁有庆动情地说:“不是我讲得好,而是‘好’书记的事迹太感人了,我从中也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
第三,开拓了党组织价值引领的新路径。微型党课从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启端,创造一种党员个体从严从实加强党性修养的标杆基础。开展讲党课、学党课、议党课活动,已经成为不少党支部的必选动作。区教育局党工委以微型党课为载体注重党性教育和师德教育的双重价值培育。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通过微型党课挖掘优秀志愿者刘惠成的先进事迹,这位被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称为“草根圣贤”老人, 2007年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每年“七一”期间,各基层党组织微型党课活动邀请群众一起参加,党员间、党员群众之间的相互启发、对话交流和平等讨论的氛围,实现了由“党内自我封闭学习”到“面向群众学习引领”的转变,提升了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官盛平的演讲《五心服务铸就五星梦想》,颂扬政务窗口工作者“真心、细心、耐心、贴心、恒心”的五心服务与实现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星梦想紧密相联系,很好地表达了“中国梦我的梦”思想。
第四,培育了理论宣讲大众化的志愿者。随着微型党课的影响力,越来越多微型党课演讲选手寓理于情、寓理于事的风格,也为大家所认知所接受。每年“七一”期间,他们活跃在区级层面和基层单位各种庆祝活动的舞台上。临汾路街道老年党课学习小组的成员们就是因为参加微型党课走到一起,以往他们都是单独学习,“各自为战”,缺乏沟通和交流。参加了微型党课后,他们一起选题,一起撰写微型党课报告,一起到社区中演讲,一起交流提高讲课水平。进而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组建了街道层面的理论讲师团,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走近大众,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故事。区委宣传部及时发现、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自2014年以来,临汾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大宁路街道理论讲师团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基层宣传讲团”。
解放思想恒久远
微型党课诞生于我们改革开放的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25年历史,实现了从机关向企事业和社区突破,从体制内单位向社会“两新”组织延伸,从区域内向区域外拓展。在这一过程中,项目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项目影响力日积月累,与日俱增。
25年来,我们始终充满激情,追逐价值引领梦想,打造精彩的活力呈现,探索并注重思想传播的效应。微型党课能够发展到今天还有生命力,关键在于它的创新之处。我们在宣传效应、传播效果中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我们依托区的政务微博、微信,开设微型党课直通车栏目,开展“微型党课微型之星网络人气奖”的评选活动。决赛时还有网络微直播,运用新媒体的方式,不断扩大微型党课活动的影响力。
“微型党课”今后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
第一个是基础层面。我们还是要坚持“身边人的精神”这样一种本质特色。当然,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特别要注重演讲效果与传统创新所并重的探索。我们要开拓视野,要学习其他好的演讲方式,其他好的党课演绎方式,特别是从技术的角度,我们更加要学习,才能够使我们微型党课宣传力也好、影响力也好、凝聚力也好,有一种放大的效应。比如,现在社会比较流行一种TED演讲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个是从思想解放的层面。时代在发展,矛盾也在变化,矛盾永远伴随着事物的发展,我们需要将解放思想进行到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作为微型党课未来的发展,从思想解放的角度,我觉得要体现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面向党员的维度。微型党课的起点是党员教育,我们要永远面向党员,体现出我们经常受教育的功能。当然从现在来讲,我们始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我们党员的头脑。当然我们演绎、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所表达的方式,我们的案例选择都要精心、到位、贴切,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第二个维度,走进群众的维度。微型党课活动,并不是我们党组织自我封闭的一种活动形式,而是要对广大的群众有一种学习、引领的格局和氛围。换句话讲,我们要提高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这种能力和水平,是永无止境的。第三个维度,服务基层的维度。我们宣传工作者的职能当中,有意识形态的要求,有价值引领的本质特征。我们要不断地借鉴、运用微型党课等形式,来充分地发挥各种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所以我们思想理念要创新,我们的方向、维度还是要永远把握住。
我希望微型党课的发展越来越创新、越来越有生命力,不忘初心,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