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婴产科团队再破双胎延迟分娩纪录
(记者 邢蓓琳)
2月8日下午,激动得一整夜没有睡好的笑笑(化名)和老公来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下简称“一妇婴”)新生儿科病区,从副主任医师胡雪峰手里小心翼翼地接过5斤半重的孩子,踏上了春节回家团聚的路途。
为了这幸福团聚的一刻,笑笑夫妇期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尝试试管婴儿4年,在想要放弃前的最后一次怀上双胎,但第一胎在22周时不幸早产夭折,69天以后,第二胎在一妇婴顺产分娩。“能保住第二个宝宝,这样的结果我们连想都不敢想。”怀抱孩子的笑笑边说边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是最好的结局。”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妇婴产科团队救治成功的第二例双胎延迟分娩病例。双胎延迟分娩已属罕见,69天的保“二胎”时长,更是创下了国内文献和报道的最高纪录。
八年坚持终于迎来孩子
从想要孩子到现在,笑笑和丈夫走过了八年颇为艰辛的求子路。
2010年开始,夫妻二人开始调理身体,问诊备孕,但一直没有成功。两年后,他们辗转南通、南京、苏州等地,希望通过用试管的方式怀上宝宝。“2017年我们第4次做试管婴儿,也是最后一次尝试,如果不成功就放弃了”。让笑笑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最后一搏”送来了一对双胞胎,一家人从此沉浸在期待和迎接新生命的憧憬里。
转折发生在2017年11月2日。当天,笑笑肚子里的两个宝宝才22周,她突然感到一阵胎动,紧急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为羊膜囊突出,次日双胞胎头胎娩出,不幸夭折。“当时医生就告诉我们第二个胎儿肯定是保不住的,还要赶紧让他下来。把第二个胎儿留在子宫里的风险相当大,后果轻则切除子宫,重则大人生命都有危险。”这个诊断让全家人彻底懵了。
一边是医生跟家属严词谈话,要通过催产让第二个胎儿娩出;另一边,笑笑感受到了“母子连心的那种胎动感”。面对来之不易的孩子,笑笑不想放弃,她说服家人,想要期待奇迹,尽力一搏。
“我当时坚持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第一个宝宝分娩以后,我的身体并没有不舒服,孩子的胎监、胎动、心跳都很好。毕竟是一条生命,当时的想法就是多保一天是一天,宝宝自己不下来,我绝对不会让他出来,我尽力了也就没有遗憾了。”笑笑说,“至于结果怎么样,当时不敢有任何期待。”
抱着宝宝幸福回家
在友人的帮助下,笑笑夫妇在网上查到一妇婴救治的相似病例,11月5日,夫妇二人赶到一妇婴南院,找到产科团队保胎,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有心理压力。无论最后结果怎么样,我们都可以接受的,不会怪你。”产科副主任刘铭给笑笑做了详细的检测后说:“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吧,先试试保到26周。”
这个小目标让笑笑重新燃起了希望。一妇婴产科医护团队给笑笑做了严格的全程管理,包括防治感染、控制宫缩、联合宫颈环扎术等的延迟分娩方案。在最大程度保证产妇安全的同时,为子宫内的第二个宝宝争取更多的生长时间,严密监测母婴情况的变化。
“当时设定的26周的小目标就好比一个门槛,如果能坚持到26周,新生儿的成活率就会大大提高。”刘铭告诉记者,“因为宫缩得到了控制,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感染、并发症倾向,这为新生儿的顺利出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6周、28周、30周……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笑笑的目标不断调整,情绪也更加放松。“我们现在每过一天都是赚来的。”奇迹终于在2018年1月11日降临。当天下午4时36分,“二胎”长达69天的笑笑,在“32周+6天”时顺产生下第二个胎儿,宝宝体重2290克。
“把这个宝宝从22周多延长到将近33周,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宝宝的存活率以及远期愈后都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新生儿科主任刘江勤表示,多争取到的69天时间,不仅让宝宝的各器官结构、系统功能发育更好,增加了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也降低了后遗症的发生概率。
据国内统计,双胎早产风险超过50%,双胎延迟分娩的成功救治病例在国内外都很罕见。一妇婴副院长孙静介绍,双胎延迟分娩要求的条件很高,“双绒双胎且没有宫内感染、没有胎盘早剥和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下才适合延迟分娩,并且接产医院必须具备紧急剖宫产、强大的早产儿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