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位医疗专家受聘成为鉴定专家库首批成员
(记者 邢蓓琳)“工伤认定后如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定级后究竟能够获得多少赔偿?”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是解决这问题的关键所在。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提高劳动能力鉴定水平,维护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静安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与1月9日在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静安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吴学勇、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满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胜辉等24位医疗专家成为区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库首批成员。今后,24位专家将按照《职工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标准》(2014版)的要求,认真、科学地开展区域内工伤人员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据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组建区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库,调整充实专家库成员,有助于促进区劳鉴工作的进一步提升。今后,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发挥专家资源,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把工伤保险和劳鉴法律法规普及到企业及广大职工之中。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业务培训,加强劳鉴组织队伍建设,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
记者了解到,“撤二建一”以来,我区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在完善机制和经办流程、提高服务管理和效率等方面都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作为具体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部门,对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进行流程再造,推进落实每月开展2次专家面检,强化复核环节和疑难案件集体研讨,确保鉴定结论公正、准确,缩短鉴定案件的经办时间。同时,还充分利用鉴定工作基础数据,为服务对象提供“业务进展情况”快捷查询。截至2017年年底,中心共组织医疗专家进行现场鉴定22次,全区共受理劳动能力鉴定及三项确认业务1379件,完成1265件。其中,劳动能力鉴定完成1194件,辅助器具配置确认42件,工伤康复确认20件,停工留薪延长9件,共有1265名工伤人员享受到了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