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将课堂搬进雕塑公园
本报讯 (记者 顾武)3月6日以来,每天中午时分,便有数百名穿着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校服的少儿来到静安雕塑公园的“梅园”,或结伴观赏色彩斑斓的梅花;或围聚在开放的大草坪上,在古筝的伴奏下吟诵唐宋名家的咏梅诗歌;或者观摩墙上悬挂的同伴创作的梅花国画、书法作品……“这是我们学校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而与区绿化管理中心、静安雕塑公园等机构联合举办的首届‘寻梅探宝’梅花节活动的场景。”校长周云燕向记者介绍了该校将课堂搬进公园的缘由。据了解,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周云燕告诉记者,学校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开阔视野,丰富学识。梅花具有“妩媚脱俗、淡泊名利、铁骨铮铮、独傲霜寒”等高尚品格,组织学生开展探梅、赏梅、画梅、咏梅等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内涵,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提升、优秀文化传承教育的良好载体。
活动现场,学生们正以小队分组形式,在梅花丛中和镶嵌在墙壁上的梅花图案中识别梅花各类、特性,并一一记录下来。还有一些学生席地而坐,在画板上绘制梅园景色。随后,学生们集中到供游客休憩的草坪上,在梅园古琴房琴师的伴奏下,集体高歌激情四溢的《梅花三弄》,轮流朗诵《卟算子·咏梅》、《早梅》和《雪梅》等诗歌。学生们还将自己描绘、赞扬梅花高贵品质的国画、水彩画、漆画、书法作品布置在宽阔的墙壁上,供中外游客欣赏。四年级学生小张告诉记者,为参加“寻梅探宝”活动,在外公指导下已在家中诵读了不少有关描写梅花的诗歌和散文,对梅花不畏寒冬傲然屹立的品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已经能够背诵十多首咏梅诗词,并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诗歌中领悟成就来自于勤奋等道理。
据周云燕介绍,该校还将与区绿化管理部门合作,组织学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考察、定向越野等社会实践活动,并组织师生到雕塑公园古琴房,在优雅的乐曲声中,聆听文学大师开设的中外古典文学、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使心灵在丰厚的人文知识浸润下增加养分,得到净化。
(来源:静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