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酝酿新变局 欲由CBD转型“中央活动区”
(记者 邢蓓琳)日前正式公布的《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其中,南京西路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被明确为“一轴三带”战略的重中之重。瞄准“十三五”,南京西路商圈这一中心城区传统商圈“老大哥”将如何求新求变,实现华丽转身,绽放新格局?对此,区商务委主任任少南早已心中有数。
任少南表示,加快商业创新转型升级,打造成为中央商务区2.0版——中央活动区,是今后五年,南京西路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的发展目标。整条集聚带将构建以南京西路为主轴,以与南京西路相交的华山路—万航渡路、陕西北路、石门一路—石门二路为纵轴的“卅字形”发展格局,通过载体建设和业态调整更新,注重东西平衡、南北拓展,做高、做强、做厚南京路,发挥高端、引领作用,聚焦总部经济、外资经济、楼宇经济,深化国际智慧商务港建设,把南京西路地区打造成为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和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最具标志性的区域。
为此,南京西路商圈正酝酿一场新的变局——商圈正与海关积极沟通协调,争取尽快引进保税直销中心:商圈内众多老字号企业积极与电商牵手,推动老字号在网购浪潮中发力:商业航母——兴业太古汇将于明年正式开业,补上南京西路东、中、西发展不平衡这一短板。
更“高”,强化商务优势产业集聚
“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将进一步强化南京西路商业商务传统优势产业的集聚,向产业链高端跃进,提升总部经济、涉外经济、楼宇经济发展能级。以兴业太古汇、上海展览中心、协和城、上海商城等的建设和改造为着力点,促进南京西路东、中、西平衡联动发展,从而撬动南京西路高端能级的释放。推动兴业太古汇构建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时代引领性、风尚标志性的“动感时尚”部落。将上海展览中心打造成为集“时尚发布、艺术展览、创意体验”于一身的文化大舞台、活力新地标。推动协和城构建上海国际慢生活体验区。注入更多休闲、体验元素,推动上海商城形成以时尚发布、文化导入为主的“时尚大道”。
聚焦智慧城市建设,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南京西路的应用,将南京西路建设成为引领智慧应用的现代化街区。
更“强”,推动商业格局整体“进阶”
作为静安区“一核多极”中的核心商圈,南京西路商圈将打造成为引领全球商业发展潮流的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也是静安区推动各大商圈整体更新提升的中流砥柱。
任少南介绍说,目前静安区内有提供离境退税服务的店铺40多家。在悦达889成功运营的基础上,南京西路商圈有意植入保税直销中心,通过海关的创新监管模式,让市中心的消费者快速购买到保税销售的进口商品。
多年来,相比梅泰恒“金三角”和静安寺“金五星”地区,华山路以西,中部的西康路—铜仁路,石门一路以东要冷清许多,这既不利于人流有效流动和相互共享,也不利于南京西路顶级商圈形象的树立。明年正式开业的兴业太古汇项目将补上这块“跷跷板”,为南京西路商圈东段贡献10万平方米商业体量,成为南京西路商圈商业体中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
此外,静安区还将推动金鹰、上海机场城市航站楼、伊美时尚广场、818广场、淘宝城等调整,打造与“金三角”“金五星”“兴业太古汇”错位经营、功能互补的购物休闲空间。加强业态多样性建设,充分利用新开发的商业载体,增加餐饮、休闲和娱乐设施,嫁接时尚、创意和体验资源;推动免税店、保税—展示—销售及跨境电商试点建设,寻求创新商业业态的大力发展。
更“厚”,大力发展后街经济
“十三五”期间,静安区还将以后街改造为抓手,大力发展后街经济,引导南京西路向街区型、块状结构转变。一方面,推进品牌与街区相结合,引导街区品牌梯度发展,打造品牌梯度消费集聚区。引导顶尖奢侈品牌向“金三角”集聚、高端品牌和轻奢品牌向“大中里”“金五星”集聚、老字号品牌向陕西北路集聚、原创品牌向南京西路后街集聚,建立南京西路顶尖奢侈品牌、高端品牌、时尚快消品牌、自主原创品牌协同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南京西路南北两侧的后街,重点打造吴江路休闲街、愚园路餐饮休闲街、“梅泰恒”后街、威海路新闻传媒街、江宁路文化艺术街、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茂名北路商业休闲街。
与此同时,南京西路商圈还将依托商圈内丰富的商旅文体会资源,探索推进一系列具有南京西路标志性意义的特色活动。在空间格局上,将通过地下连廊的应用加强商场之间、商场与地铁站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商场与停车场的对接。推进智能化交通建设,缓解目前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
(来源:静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