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语文名师携弟子齐聚市北中学展成果
(记者 顾武 通讯员 韩立春)如何磨练师生“读、写、听、说”基本功?如何才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如何通过文言文教学传承民族文化?12月24日,由上海市“双名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中学语文学科五个名师培养基地的名师及其弟子(学员)组成的团队,齐聚市北中学,参加由市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领导小组主办的“守正、求实、创新——对语文教学原生态的思辨”联合展示活动,介绍各自团队在探索、研究提高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效益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于漪、方仁工、金志浩等沪上中学语文界泰斗,对各基地的教研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
据承办此次中学语文名师培养基地联合展示活动的市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特聘导师、市北中学校长陈军介绍,目前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只满足于照本宣科,缺乏通过自主探究提高教学素养的进取精神,以致课堂教学只顾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效益不高。语文名师基地此次联合展示学科研究成果,就是为了净化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引导广大教师在遵循语文学科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实在在的创新探究,破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全市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此次学科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全市中学语文学科5个名师培养基地的10位名师、近70名弟子倾巢而出,他们亮出的研究成果也颇有新意。像第二基地的名师,引导弟子们根据自身业务上的“长短”,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相长”实践研究,最终取得了教师、学生在“读、写、听、说”等基本功上共同取得长跑进步的效果,他们还通过在上海书城举办“经典阅读演讲”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师生携手成长的成果。第三基地的名师和弟子们则“立足实战,攻坚克难”,共同完成了“聚焦学生写作困难”的写作教学课题的研究,出版了《让写作教学回归到“人”》的专著,还启动了文言文教学策略课题的研究。而第五基地的名师和弟子们则聚焦“批判性思维”研究,在培养语文教师的判断力和思考力,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敢于质疑、反省、评判等方面亦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来源:静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