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课题】好邻居碰头会解居民“急难愁”
(记者 施丹妮)12月3日,西康路838号的康海大楼一楼社区活动室人声鼎沸,每月两次的好邻居碰头会在此举行。退休的阿姨爷叔们围坐在一张长议事桌旁,就小区内的大小事务开始逐项讨论。起源于2003年的康海大楼好邻居碰头会,是江宁路街道最早成立的社区自治组织之一,由居民自发参与。海防村居民区居委干部马婷婷告诉记者,“好邻居碰头会的居民自治工作帮了居委很大的忙,我们居民区工作离不开他们。”
居民筹款更换新电梯
“我们这两台新电梯,大约明年年初就换好了,以后坐电梯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碰头会上,发起人施荷莲和海防居委会负责人向与会居民们说道。康海大楼是上海最早安装电梯的一批老大楼。但因使用年限过长,从2014年开始,这两台电梯经常发生跳闸暂停运转现象,向物业反映后,几经维修依然如故。2015年,康海大楼开始物业换届,电梯的事一下子被搁置,无人处置。此时,海防村居民区书记找到施荷莲,康海大楼一梯八户,共有两台老电梯,长期找人维修不是长久之策。好邻居碰头会立即召开了大会,为了全体居民的安全,成员们决定动员全体居民筹款更换电梯。询问三菱电梯公司后发现,两台电梯造价共60万,平均需每家每户分摊4000多元。好邻居碰头会成员便主动请缨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筹集款项。这个过程中施荷莲吃了不少闭门羹,一些邻居认为电梯维修就可以了,何必更换电梯,何况费用高昂,坚持不愿意签同意书。施荷莲只好找到好邻居碰头会中的一些懂工程的邻居为他们解释老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公开了新电梯的厂家品牌造价供邻居们选用协商。终于今年年底,所有业主都签署了同意书,电梯公司也开始制造安装。至明年年初,所有住户都将启用全新的电梯。
退休医生楼内设诊所
好邻居碰头会也是康海大楼里各路专家退休后发挥余热的场所。丁惠青与张新宝都是三甲医院退休的专家。加入好邻居碰头会后,坚持每周三上午为居民义务服务问诊。居民平时突发不适,寻医问药都会找到两人。“他们两个不容易,每周坚持帮我们楼里居民看病,已经十年了!”独居老人宋爱珍激动地说。宋爱珍平日体弱,但她告诉记者,住在康海大楼后从不担心生病。好邻居碰头会的成员总是会关心她的身体状况,一旦有不适还可到丁医生与张医生家中诊断。一日,宋爱珍在家中突发不适,马上致电邻居,邻居们合力把宋爱珍送至医院。因为宋爱珍不想住院,回家后便在张新宝医生家中每天打起了点滴,直至完全康复。丁惠青与张新宝两人家中常备打针、打点滴的仪器与日常用药,俨然成了居民们的免费“小诊所”。对此,丁惠青表示,自己一退休就加入了好邻居碰头会,在这十年中也被这个集体所感动着。“过去当医生、搞科研,退了不想闲下来,加入了好邻居碰头会这个大集体,不如以己所长为居民服务。”
(来源:静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