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先生创办实验民校70周年
(林木)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先生创建上海市市立实验民众学校70周年。10月18日,实验民校校友、静安区业余大学教职员工在胶州路601号实验民校原址举行盛大纪念活动。
实验民校的校友们在欢聚一堂,隆重纪念这个节日时,缅怀敬爱的俞校长,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现代民众教育、社会教育的开拓者与倡导者。是她使数千名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入学,使广大师生不断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区教育局局长、老校友和静安业大校长等纷纷致辞,实验民校的校友和业大教职工还举行了老歌大联唱活动。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教育家、中国民众教育的保姆俞庆棠先生代表中国接收胶州路601号“日本国民第三学校”(侨民小学),创办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积20多年社会教育经验,继续开创中国现代终身教育的先河。
区业余大学校园内1985年建起俞庆棠先生纪念碑,上有邓颖超同志题词。俞庆棠创办了以培养民众教育师资为目的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由于她的倡导,民众教育由江苏推广到全国,俞庆棠也因此被誉为“民众教育保姆”。她还联合全国教育界人士成立中国教育社,并赴西方诸国考察社会教育。抗战胜利后,在上海指导、创办了140多所民众学校。1947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194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不幸因病去世。
今静安业大校园继承实验民校的校园,它是抗战胜利的成果。当年校园设计和建设水准较高,校内有足球场、游泳池和室内操场,有手工劳作专用教室,工厂里的台钳是铸铁的,而它是木制的,可以减少学生手指被轧伤的可能性。教室北向采光,阳光不直射教室,有利于保护视力,有多种动植物标本及教学挂图人体骨骼模型等,四周环境清幽。几十年来,经过整修和部分改建,校园环境又有所改善……从全市区业大层面来说,属首屈一指。
解放后,胶州路601号一直是终身教育的基地,区业余大学继承和践行俞庆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1958年以来不断开拓进取,培养了20余万名人才,荣获2013年度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007-2011年度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为我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各方广泛好评。
(来源:静安时报)